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台灣學者評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前瞻性強 具體可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31日 20時20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台北7月31日電(記者陳鍵興 齊湘輝)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圓滿落幕,再次形成內容豐富的“新版”共同建議。多位台灣學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本屆論壇是對過去4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踐的一次全面性回顧,同時對未來提出了前瞻性強、具體可行的推進思路。

    台灣漢青兩岸基金會創辦人陳毓鈞教授表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已成功舉辦8屆,期間兩岸開啟了大規模交流的新時代,證明該論壇富有成果,為兩岸人民的生活帶來實質的利益。本屆論壇繼續往前走,對新形勢、新議題持續開展對話、溝通。

    陳毓鈞表示,過去4年,兩岸經濟合作成效明顯。但是,不能滿足現狀,未來有更多新的議題,兩岸要繼續加強經貿互動。“這是未雨綢繆,將來要創造更好利益。我們需要繼承過去的成果,更要積極面對未來的挑戰。”

    台灣空中大學公共行政係教授李允傑認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兩岸之間一個重要的民間溝通平臺,是“兩岸正式協商的一個先遣部隊”。歷屆論壇提出的共同建議逐步得到落實,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允傑用“很好”來評價本屆論壇在經濟議題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認為,兩岸關係要行穩致遠,經貿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其中,ECFA的後續協商、兩岸金融合作的深化、台灣方面對“陸資來臺”的進一步開放、兩岸産業的策略合作等四個方面若能推進落實,將為兩岸關係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

    李允傑認為,青年與文化交流議題特別凸顯,是本屆論壇一大亮點。兩岸需要更深層次地開展青年交流,推動文化尤其是文創産業方面的合作,論壇對這些課題提出了具體可為的建議。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認為,兩岸關係經過4年的“和平發展初級階段”,對於未來如何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需要做一次整體性的回顧。本屆論壇是2005年以來對兩岸關係少有的全盤梳理與經驗總結,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意義重大。

    他表示,本屆論壇對兩岸關係如何繼往開來做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對未來議題做了很好的前瞻探討。包括政治互信的深化以及相關議題的溝通對話、民眾交流的推動、文化交流的制度化、經貿民生的促進、推動互設綜合性辦事機構等重要議題受到論壇關注,兩岸人士在這一平臺上進行了具體化的溝通與對話,並體現在了共同建議當中。

    張五嶽認為,本屆論壇形成的共同建議是歷屆成果的延續,對下一步兩岸關係的發展而言,具有顯著的可操作性。在政治議題方面,要鞏固、深化互信,建議中的相關內容“聚焦清楚”、“定位清晰”;明確提出推動兩岸互設綜合性辦事機構,如能實現將對兩岸關係正常化具有里程碑意義;針對經貿、文化議題,建議內容不抽象,具體可行。

    針對政治性主題今年首次在論壇議題和成果上出現,陳毓鈞認為,“這是到了該提出和該面對的時候了”。在目前階段,兩岸需要在這方面增加接觸。“如果政治議題向前推動,會對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正面的推動作用。”

    對此,李允傑表示,雖然目前兩岸展開政治談判時機還未成熟,但針對政治議題可以進行探討,從民間平臺做起。

    張五嶽則表示,本屆論壇最突出的特點是,針對如何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格局不發生逆轉,以及如何在未來進一步展開溝通與對話,進行了討論並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識。

    他認為,兩岸雙方對於和平發展的方向需要繼續保持毫無疑義,對於需要建立和平發展的機制也高度一致,本屆論壇在尋求路徑方面提出了相當有意義的建議。

 
 
 相關鏈結
· 兩岸人士熱議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共同建議"
·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閉幕 賈慶林和吳伯雄出席
·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閉幕 提出17條共同建議
·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探討增進政治互信可行路徑
· 賈慶林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 賈慶林和吳伯雄出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