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8月2日電(記者 馮國棟、李思遠)三峽大壩巍然屹立,幾雙眼睛警惕地注視著這裡的一切。前方江面,幾片“橄欖綠”身著救生衣,駕駛巡邏艇,嚴陣以待應對突發狀況。
眼下正值汛期,特大洪峰不期而至,洪水持續不退。在三峽大壩抗洪一線,沒有肩扛沙袋衝鋒陷陣的場面。守衛三峽大壩的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官兵,正用特殊的方式,與三峽大壩並肩戰鬥,保衛家園。
一次隔水相望的探親
“喂~我們來看你了。”三峽大壩前,一婦女帶著小男孩,正朝江面交通艇揮手大喊。
“聽到了!我很好。你們放心。”艇上一位武警大聲回應。
戰士名叫楊勝奎,是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一名普通戰士,也是一名黨員。向他揮手的是從湖北恩施老家前來探親的妻子和兒子。
楊勝奎由於執行任務,不能上岸,只能與妻兒隔水相望。
今年汛期,長江來水增多,流速加快,上遊船舶隨時可能脫錨失控,對大壩安全構成威脅。楊勝奎和戰友汛期駐守在長江上,執行攔截駁船的任務。
7月的一天,一艘1200多噸級大馬力拖輪,在三峽大壩上游水域被直徑30公分的樹樁卡住舵葉,發動機失靈。船體失去動力,像一匹脫韁的野馬,衝向大壩。
駐守在大壩前江面的楊勝奎,和戰友緊急通過高頻電話與拖輪喊話。他們駕駛著2艘小功率交通艇,急速向遇險拖輪駛去。
拋繩、跳幫、固定……四條碗口粗的纜繩,拉得像張滿的弓弦,奮力牽住失控船隻。為防止兩條艇被吸入泄洪深孔,楊勝奎用交替牽引的戰法,及時控制險情。事後,人們發現,拉船的三股纜繩已經斷了兩股,讓人捏了一把汗。
楊勝奎和船艇大隊的8名戰友,一連在江上待了20多天,吃住都在船上。江上執勤的條件很惡劣,每天發動機的噪聲不絕於耳。由於江面潮濕,楊勝奎和戰友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
妻兒來探望,楊勝奎沒能近距離見上一面,但他不後悔。
“很想他們,現在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我是一名戰士,也是一名黨員。需要我,我就上。”楊勝奎的一番話,透露出保家衛國的氣概。
“要做一面旗,再臟也要衝”
一襲橄欖綠,頭頂烈日,冒著高溫,在大壩泄洪孔、壩頂等重點部位附近嚴密巡邏……官兵們巡邏執勤的場景,與三峽大壩泄洪的壯觀場面融為一體。
特大洪峰過後,三峽大壩前聚集一層漂浮物,若不及時清除,不但污染長江水質,還會影響到三峽機組發電。
但近壩區域水流多變,水情複雜。在霧氣濛濛的水面上,能辨得清方向都很難,更不用説駕駛著世界上最大噸級的機械化清漂船作業。
每年清漂,武警宜昌支隊三峽船艇大隊四級警士長、黨員周興海總是第一個撲上去。
從宜昌到重慶的每一個碼頭,每一塊水域,每一個浮標,周興海都瞭如指掌,被戰友親切地稱作“三峽活地圖”。
周興海入伍14年,入黨11年。他體力比不過年輕人,按理完全可把任務交由別人。可周興海説:“黨員就是一面旗,再累再臟也要衝。”
在外人看來,清漂工作又累又臟。洪水挾裹著從上遊沖刷下來的垃圾、樹枝等漂浮物在三峽壩前水域積聚。作業水面溫度高,水汽重,讓人難以忍受。
周興海沒有抱怨,每天6點鐘準時發動“清漂一號”,直至深夜10點鐘才結束。今年特大洪峰抵達三峽,漂浮物增多,周興海就和戰友吃住在船,常常幾個星期不離崗。
走進駕駛室,一股熱浪頓時迎面撲來。發電機艙工作産生的熱量,讓這裡的溫度達到60多攝氏度。船艇大隊14名駕駛員衣衫全部濕透。他們每天要打撈大量漂浮物,並運上江岸。
這樣單調枯燥的工作,武警一幹就是3個多月,皮膚被日光灼傷,褪了一層又一層。
每年9月汛期結束,參加清漂工作的戰士會瘦一大圈,平均體重減少10公斤。
“‘兵’字責任千鈞重”
“未到三峽想三峽,到了三峽怕三峽。”採訪中,有戰士意味深長地説。
三峽大壩是我國重要經濟守衛目標。汛期,三峽大壩進入緊張備戰狀態,安防升級。要掌握大壩的安全狀況,需要武警官兵們實時巡查、報告,任務繁重。
“三峽無小事,也要無大事。”支隊長殷學鴻説。為增強部隊使命感,幫助新兵轉變角色,積極發揮黨組織帶頭作用。
在擔負任務中,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組建“黨員先鋒突擊隊”,設立“黨員模範標兵崗”,在廣大黨員中叫響“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沒困難”的口號。
25歲的特勤大隊黨員韓飛安,從小習得一身好功夫,參軍入伍前被稱為“功夫小子”。“到三峽,每天早上6點就開始出早操,持續訓練8個小時,感覺比在外頭待著苦多了。”剛入伍,韓飛安有些不適應。支隊政委黎孔泉了解韓飛安情況後找他談心,鼓勵説:三峽是重要崗位,苦一點累一點,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人民負責。
入伍7年來,韓飛安練就過硬軍事素質,化解多起緊急事件。因事跡突出,2次被武警湖北總隊表彰為“優秀共産黨員。”
來自山東的武警宋更勝也是一名黨員。他所負責的哨位,設在三峽大壩壩頂,是名副其實的“三峽第一哨”。每天有500多輛車,以及不計其數的人員通過這個哨卡。宋更勝通過辨識飛紙牌苦練“鷹眼”,掌握了過人絕技。上崗7年來,他先後擒獲10多名犯罪分子,挽回經濟損失12萬餘元,成了人人稱讚的“黨員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