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以改革穩增長促轉型保民生—2012年以來經濟述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8月05日 10時07分   來源:新華社

    以改革穩增長 以改革促轉型 以改革保民生
——今年以來經濟發展述評之三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 何雨欣)改革,為經濟注入動力,激發經濟活力。

    改革,目的在於發展,成果要讓人民群眾共享。

    進入2012年以來,我國的改革進程繼續穩步推進、不斷深化,促進經濟緩中趨穩、結構轉型、民生改善。

    改革為經濟緩中趨穩提供動力

    作為“穩增長”的重要舉措,近一段時間,貫徹《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36條”)的實施細則密集出臺,截至目前,42項涉及不同領域的細則已全部出齊,這為“新36條”的真正“落地”提供了基本依據。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進一步要求,為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

    佔我國GDP約60%、企業總數約90%的民間投資,內在動力正在不斷激發,正在成為經濟的加速器。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全國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5.8%,佔整個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62.1%。

    “包括引導和鼓勵民間投資在內的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效果正在顯現,經濟出現了築底企穩跡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速有可能實現穩中略有回升。

    與此同時,2012年,我國金融改革的步伐也在穩步推進。3月,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正式破冰。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

    金融改革可以打通經濟的“血脈”,解決經濟效率低下的問題。深化金融制度改革,讓金融之血給養經濟之軀,無疑為我國正在不斷壯大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根據我國的改革部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之一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發展的主軸在於始終不移地堅持了市場化取向,市場化的改革已經並將繼續有力推動中國經濟前行的步伐。

    改革為經濟轉型提供支撐

    2012年1月1日起,我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的序幕正式拉開,上海部分第三産業率先破冰試點。從前5月的數據來看,佔全部試點企業66.5%的9萬戶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下降達40%左右,促進相關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發展。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指出,根據測算,“營改增”全國鋪開後,將帶動GDP增長0.5%左右,第三産業和生産性服務業增加值佔比將分別提高0.3%和0.2%,高能耗行業增加值佔比降低0.4%。拉動居民消費增長約1.1%,直接帶來新增就業崗位70萬個左右。

    “‘營改增’的推進,可以降低第三産業稅負,促進我國産業結構升級、消費升級、科技創新升級,推動經濟轉型的步伐。”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説。

    作為調節經濟的另一大杠桿,價格改革與稅制改革一樣牽一髮而動全身。今年7月1日起,我國除西藏和新疆以外的29個省(區、市)將實行居民階梯電價,各地將根據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制定不同檔位的用電量。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介紹,此次居民階梯電價改革的核心是多用電者多付費,通過價格手段促進節能減排,這項改革主要著力於建立合理的電價機制,電價調整增加的收入主要用於彌補節能減排等環境成本的增支等。

    居民階梯電價的實行,有利於節能減排長效機制的建立,有利於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符合經濟轉型的內涵。

    2012年以來,成品油價格改革逐漸完善、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繼續穩步推進……根據改革部署,年底前,“營改增”將從上海擴大至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10個省市,資源稅改革有望擴大範圍,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産品也有望將入消費稅徵收範圍,等等。

    我國的經濟轉型已經進入關鍵時期,經濟轉型必定是個長期的過程,改革的步伐不會停止,要始終堅持以改革促進經濟轉型。

    改革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

    2012年,我國將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的目標,比計劃中的提前了八年。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介紹,6月份,覆蓋最後一批地區的工作已經啟動,中央財政的補助資金也劃撥到位,這意味著世界上最大的養老保障網即將織就完成。

    人社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副司長劉從龍介紹,今年年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預計將覆蓋4億人以上,“十二五”期末,這項制度的參保人數將達到4.5億人,其中領取養老金的老人將達到1.4億人。

    改善民生,必須通過改革之手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的確令人振奮,但今後仍將繼續通過改革完善這項制度,實現轉移接續,實現提高標準。

    醫療與養老一樣是百姓的心頭事。今年3月22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將著力在全民醫保建設、基本藥物制度鞏固和公立醫院改革三個方面取得醫療體制改革的突破。

    在破解醫改“硬骨頭”——公立醫院改革方面,從7月1日開始,全國醫療資源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北京市試點醫藥分開,試點醫院選在友誼醫院,看病將取消藥品加成,取消掛號費和診療費,收取醫事服務費。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了試點改革。

    醫改一直是民生領域的改革重點,也是改革難點。醫改在公立醫院改革階段不斷推進,將為醫改順應百姓的期待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2年年底前,備受關注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總體方案將制定,同時還將逐步推進將城鎮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到農民工,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把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工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等等。

    人們相信,隨著民生領域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億萬人民將能更好地分享發展成果,社會公平正義將進一步彰顯。

中國經濟仍在適度增長空間——上半年經濟形勢述評

    “破八”,抑或“保八”,似乎成為近年來很多人判斷中國經濟形勢的一個標準。習慣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人,看到上半年GDP增長7.8%的數字後,不免産生擔憂和悲觀,一些媒體甚至將“GDP三年來首次破八”引向“中國神話是否破滅”的討論。

    但是,7.8%真的令人那麼悲觀嗎?

    緩中趨穩,看增長亮點頻閃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信息,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8%,其中,一季度增長8.1%、二季度增長7.6%,增幅分別比上季度回落0.8和0.5個百分點。雖然從數字上看,GDP增幅已經連續6個季度回落,但從二季度的數據,特別是從5、6月的數據來看,國民經濟的運行已經出現了緩中趨穩的跡象。從工業看,4月份到6月份,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了9.3%、9.6%和9.5%,不僅波動幅度很小,而且後兩個月的增幅都高於4月份。從投資看,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0.4%,比1—5月份回升了0.3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同比增長4.4%,扭轉了一季度負增長2.1%的局面。從消費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月份名義增長13.7%,比上個月回落了0.1個百分點,但扣物價之後增幅高於上個月。國家統計局的分析認為,從這些主要指標情況來看,二季度的經濟增長月度之間趨於平穩。>>>詳細閱讀

圖表:上半年經濟:呈“東穩西快”格局。新華社記者 馮琦 編制 

堅定信心 穩中求進——評我國年中經濟形勢

    中國經濟年中“成績單”日前公佈,二季度經濟增速低於8%引起高度關注。複雜環境中,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對於堅定信心、穩中求進,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為未來更高質量的發展奠定基礎,至關重要。

    無論是經濟數據的連續回落,還是企業家信心指數的持續低徊,這些現象都表明,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的確較大,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採取有效措施穩住增長。但同時應當看到,我國經濟增速仍在預期目標之上,趨穩態勢明顯。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沉著應對,就一定能夠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進而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我們應當有充分的信心。不能忘記,2008年秋季,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如驚濤駭浪般襲來時,憑著“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的堅定信念以及強有力的一攬子計劃,我們成功實現了經濟增速的“V”形反轉。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三年多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宏觀調控的經驗更加豐富,為我們在複雜國際環境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吉炳軒: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保障群眾消費需求
· 新興産業異軍突起 深圳市經濟前低後高跑贏全國
· 陳政高: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堅決實現經濟企穩回升
· 新能源等産業引領我國最大循環經濟試驗區發展
· 重慶: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 做強做大工業經濟
· 2012年上半年建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