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貴州鼓勵探索安置新途徑 確保生態移民安居樂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8月23日 07時23分   來源:經濟日報

    8月,貴州省丹寨縣揚武鄉金鐘開發區移民小區的排倒莫蠟染專業合作社蠟染作坊裏熱鬧非凡,苗族姑娘們正用蠟刀點蠟花,一幅幅精巧的花鳥蠟花圖旋即成型。合作社社長楊芳告訴記者:“合作社最大的訂單來自美國、法國等地,這塊土花椒布由我們自己織、自己點蠟,成品至少能賣三四百元。”排倒莫蠟染合作社還創建了品牌網站,客戶可以直接在網上下單。

    楊芳是揚武鄉第一批從深山區遷出的苗族移民,2004年搬至開發區後,在政府的扶植下,楊芳辦起了排倒莫蠟染專業合作社,專制各類蠟染工藝品。社員分佈于周邊6個村寨,帶動了500名搬遷移民就業。目前,合作社年收入達60多萬元,工藝師的月平均收入達2000多元。

    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山地和丘陵佔全省國土面積的92.5%,生態環境脆弱,不少群眾生活在深山區、石山區,極為貧窮。為改善群眾生存條件,提高發展水平,保護生態環境,2001年,國家把貴州省納入易地扶貧試點,計劃逐步把該省居住在生態環境脆弱及條件艱苦地區的貧困農民搬遷到條件較好的地方發展。截至2011年,該省共完成扶貧易地移民40多萬人。按照國家的扶貧標準,目前貴州仍有農村貧困人口1149萬人,佔全省農村戶籍人口的33.4%。實施生態移民工程,仍是貴州扶貧攻堅的“硬骨頭”,也是該省實現2020年與全國一道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的迫切要求。今年5月以來,一場聲勢浩大的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工程在貴州全面展開。根據規劃,今年該省將投資18.11億元,建設生態移民安置點180個,計劃搬遷群眾10.13萬人。

    如何確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貴州省扶貧生態移民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付貴林告訴記者:“我們堅持‘農民自願、先易後難、突出重點、鼓勵探索’4條基本原則,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從搬遷和安置難度小的地方開始實施,不搞盲目鋪開、同步推進,鼓勵探索移民安置新途徑、新方式,不搞統一模式、一刀切。”

    貴州省將生態移民與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旅遊等特色小城鎮、農村危房改造以及基礎設施向下延伸結合起來,努力實現科學、和諧、有序搬遷,摸索出了一條創新型生態移民安置模式。銅仁市梵凈山地區依託休閒旅遊産業安置移民,辦起了多個農家樂;劍河縣實施“以農為主、有土安置”的生産安置方式,確保移民人均半畝基本口糧田;丹寨縣建設移民創業園安置移民,打造“居中有商,商中有居”的特色移民新區,讓移民在家門口就能安居就業;臺江縣依託民族文化旅遊業安置移民,移民依靠傳統的刺繡、銀飾加工技藝,走上了致富路。

    貴州省出臺多項移民扶持政策,提出要保證每戶移民家庭有一套房子、一個門面(攤位)、一次培訓、一個孩子免費就讀職業學校、一個就業機會支持。對於搬遷移民,貴州省給予每戶7000元的直接補貼和4900元的基礎設施補貼。此外,移民在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後,繼續享受政府原有各項支農惠農補貼和退耕還林政策。搬遷進城的移民,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醫療衛生、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等社會保障政策;自主創業的移民可享受各種創業優惠政策,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由財政全額貼息。(記者 王新偉 李春霞)

 
 
 相關鏈結
· 統籌謀劃綜合配套 丹寨扶貧生態移民項目順利推進
· 貴州省扶貧生態移民工程180個安置點已基本開工
· 貴州省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規模調整為二百萬人
· 寧夏生態移民走出西海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