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線希望,就要百倍努力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雲南彝良72小時黃金大救援紀實
新華社9月10日電(新華社記者 解放軍報記者) 山崩地裂,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危急關頭,最可愛的人迎難而上。
雲南彝良地震發生後,軍隊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堅決貫徹落實胡錦濤主席和中央軍委決策指示,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災。戰車啟程、戰鷹起飛,搜索救援、搶救傷員,進村入戶、運送物資……
至9日中午,在生命救援的黃金72小時內,參與救援的3200多名官兵、4000余名民兵預備役人員打響了一場有序、有力、有效的生命保衛戰。
震後30分鐘,首批官兵投入救援
7日11時19分,伴隨著一陣陣地動山搖,彝良縣毛坪鄉許多房屋被搖碎滾落的山石砸毀。
駐紮在災區的武警雲南省總隊昭通市支隊彝良縣中隊立即啟動處置突發事件預案。官兵們到達受災嚴重的毛坪鄉時,現場群眾告訴官兵,一處受災房屋中有3名群眾被埋壓。
救援行動立即展開。受地形限制,官兵們攜帶的救援設備派不上用場,只好徒手使用鋼釬、鋤頭、鏟子展開救援。
中隊長楊建平帶領20名官兵用鋤挖、用手掘,一堆堆磚石被挖了出來,一塊塊石頭被搬運了出來,官兵全然不顧血肉模糊的雙手,不停地往廢墟裏挖。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一名受困群眾被官兵成功救出。
“裏面還有人!”楊建平一邊喊,一邊又加快速度繼續順著搖搖欲墜的房子往前挖。
經過兩個多小時生死營救,3名受困群眾被成功救出。
“有解放軍在,我們就踏實了”
“抓緊救人!”8日3時30分,星夜兼程趕到昭通市彝良縣災區現場的雲南省軍區司令員張肖南,帶領3000多名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衝進彝良的多個受災嚴重鄉鎮,冒著不斷的余震搜救轉移群眾。
地震發生後,彝良縣人武部立即組織900余名民兵,前往重災區搜救。當天,昭通軍分區50多名官兵,攜帶3部衛星電話和100余頂帳篷,火速趕赴災區救援。
“只要還有一個群眾沒住進帳篷,我們就一刻不休息!”一夜未合眼的雲南省軍區救災官兵和民兵連續作戰,進村入戶搜救傷員、搭建帳篷安置群眾。
“有解放軍在,我們就踏實了!”毛坪鄉村民胡金國説,地震把他家的屋子全震塌了,昭通軍分區官兵為他們搭建好了帳篷,並送來了衣被。
“感謝親人解放軍!”胡金國的話代表了災區群眾的心聲。
搶通生命線
經過400多公里連夜急行軍,成都軍區某工兵團團長王健帶領官兵,于8日5時抵達彝良地震災區。
通往震中的道路阻斷嚴重,車輛無法通行。官兵們只得心急如焚地徒步趕往洛澤河鎮。在距離洛澤河鎮還有大約10多公里的毛坪鄉路段,王健決定徵用當地的兩台挖掘機,為後續部隊打通生命通道。
道路橋梁二營中士楊磊快步登上挖掘機,在複雜地形中靈活操作,快速推開攔路石,疏通道路。王健告訴記者:“抗震救災、抗洪搶險、赴黎巴嫩維和,楊磊次次衝鋒在前。4年前,他就為打通通向汶川的生命線立下過汗馬功勞。”
10時許,經過5個多小時鏖戰,毛坪鄉至洛澤河鎮10多公里的生命線全線疏通。楊磊和戰友們冒著塌方、飛石不斷的危險,全力維護著這條生命線的暢通。
手術,在余震中進行
8日16時30分,一名重傷群眾被緊急送達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彝良震區救護點。“左側脛腓骨開放性骨折,失血,不及時治療可能併發感染、骨頭壞死……”醫生們緊急止血、備血、麻醉,一場緊張的野戰手術開始了。
昆明總醫院副院長陳瑛介紹説,醫院7日20時許接到救援命令,3支分隊分別以摩托化、空運等方式,從昆明向災區馬不停蹄機動,8日11時剛剛會師,就迅速完成了救護點設置。50張床位、野戰遠程會診車、野戰X光車、野戰手術車在救護點一字排開。
醫生們到達後,沒吃飯就組成兩支小分隊深入震區邊搜救邊治療。
當晚20時許,野戰醫院所有車燈全部打開,接受手術的傷者被抬下手術車,主刀醫生、骨科博士王毅摘下口罩:“傷員沒事了!”
此時,大地突然一抖——又一次明顯的余震!
生命接力,搶救40天女嬰
“快救救我的孩子!”
9日10時30分,在彝良災區洛澤河鎮彝河村,正在救援的武警雲南省總隊昭通市支隊官兵聽到一個年輕母親的呼救。
她的孩子叫陳祖樹,剛剛出生40天就遇到了地震。這幾天,小祖樹總是不停地哭,一直在拉肚子,一天多沒吃奶了。面對小祖樹越來越嚴重的病情,她的父母急壞了。
“一定要想辦法救孩子!”30分鐘後,小祖樹被送到武警雲南省總隊醫院醫療救護車上。軍醫王新平緊急對小祖樹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發現她心率加快,嚴重脫水。
為節省時間,王新平立即聯絡彝良婦幼保健院,一面繼續緊急外送,一面請求他們派兒科方面的醫療人員到野戰醫療救護所接應,以便儘快送到醫院診治。
當救護車行進到毛坪鄉時,前方道路再次出現塌方,車輛排起長龍,軍醫就在救護車上為小祖樹輸液,使孩子得到初步救治,直到道路打通。
經過官兵兩個多小時努力,小祖樹終於被及時送到彝良婦幼保健院醫生手中。
讓更多受災群眾吃上熱菜熱飯
“鄉親們,開飯啦!”9日中午,成都軍區聯勤某分部的炊事車開進震中洛澤河鎮,為災區群眾提供熱食。
據成都軍區聯勤某分部兵站政委陳文介紹,接下來幾天,他們還將在其他幾個安置點開設炊事點,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我們的目標是不讓一名受災群眾餓肚”。
“今天的菜譜是四菜一湯:紅燒雞肉、回鍋肉、嗆炒白菜、醋溜西葫蘆和米湯。”頂著炊事車旁50多攝氏度的高溫,上士班長岩來説:“我們還按照當地彝族、苗族群眾的飲食習慣,在菜裏多加了辣椒。”
洛澤河鎮下丫社村民婁芳碧家中的房屋全部倒塌,災後這兩天,她和兩個年幼的孩子一直靠吃烤玉米度日。“等我吃完還要給孩子帶點回去。”婁芳碧説。
開飯後不久,救助點準備的150份食物很快被聞訊而來的群眾領完,炊事班馬上開始製作第二輪。野戰炊事車每40分鐘可以為120人提供四菜一湯的熱食。
百名將校軍官進村入戶展開拉網式搜救
10日11時,在通往馮家灣村的崎嶇山路上,艱難行進著一支30多人的隊伍。走在最前面的是成都軍區參謀長周小周,緊跟著他的是成都軍區聯勤部副部長張軍和成都軍區某集團軍副軍長鄧志平。
一邊是高山懸崖,一邊是滔滔江水。隊伍行進到一個塌方處,幾塊滾石壓在一棵搖搖欲墜的大樹上,擋住了去路。
“拉開隊形,快速通過!”周小舟一揮手,官兵們奮不顧身衝向前去……兩個小時後,將軍帶領官兵曆盡艱險,終於抵達受災嚴重的彝良縣水泥廠。
山溝裏,軍徽閃閃發光;廢墟中,將軍衝鋒在前。從洛澤河到角奎,從馮家灣到水泥廠……百名將校軍官帶領數十支突擊隊,抵達一個個村寨,進入一家家住戶。
在發達村,某旅官兵冒險進入危房,為58歲的徐晨娣老人搶救出糧食等生活物品;在洛澤河鎮雄快村,官兵們將所帶大米、藥品和帳篷分發給鄉親,剛領到大米的村民漆成敏喜上眉梢:“解放軍就是及時雨!”
截至10日下午,救災部隊挺進重災區所有村寨。周小周告訴記者,官兵們下一步任務是要努力使所有受災群眾有房住、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治療,並幫助他們儘快展開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