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 齊中熙、樊曦)就在2007年以前,中國還沒有一條可以稱為“高速”的鐵路,短短幾年間,隨著一列列翩若遊龍的高鐵列車貼地飛行,中國已經是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從無到有。6年間,中國高鐵飛速發展。條條高鐵,不僅築就著祖國大地上的鋼筋鐵骨,也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四縱四橫”高鐵佈局,改變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
“早上9點還在延慶釣魚,10點燉魚湯,11點半開飯,下午4點半到北京南站,5點的京滬高鐵,晚上9點50分和老婆回到上海,實在是太強悍。”有網友這樣感嘆。
時間距離的縮短讓人們的空間感覺更為接近。高鐵沿線每座城市的教育、醫療、休閒等資源都在更大的平臺上共享。當一位滕州市民計劃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時,他的視野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城市,而是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復旦大學,天津的相聲,北京的協和醫院……
2008年,根據調整後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我國高速鐵路發展以“四縱四橫”為重點,構建快速客運網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鐵路客運通道,逐步實現客貨分線運輸。
“十一五”以來,我國高速鐵路建設加快發展。2008年8月1日,我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隨後幾年間,武漢-廣州、鄭州-西安、上海-南京、上海-杭州、石家莊-太原、濟南-青島、合肥-南京、合肥-武漢、寧波-台州-溫州、溫州-福州、福州-廈門、南昌-九江、廣州-珠海、海南東環等高鐵相繼建成投産。
2011年,舉世矚目的京滬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廣深港高鐵廣深段也開通運營。截至2012年7月底,我國已建成投入運營的高鐵共有21條,總里程達6894公里。其中,時速200-250公里的高鐵3324公里;時速300-350公里的高鐵3570公里,主要包括京滬、京津城際、武廣、鄭西、滬杭等高鐵。
快捷高效的高鐵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北京地鐵4號線直通北京南站,乘上高鐵1個半小時就能抵達濟南。在北京中關村上班的黃先生,兒子與京滬高鐵同月出生。由於公司有項目在濟南,黃先生每週都要在北京和濟南來回奔波。讓他欣慰的是,京滬高鐵的開通使他每天都能方便地回到北京的家裏。工作雖然忙碌,卻沒有錯過兒子成長的每一個幸福的瞬間。
截至今年7月31日,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滿4週年,累計發送旅客超過8800萬人。列車開行最小間隔5分鐘,客流高峰日最多開行110對動車組,公交化的運行模式,旅客可隨到隨走,旅客發送量年均增幅超過20%。
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已滿一週年。一年來,京滬高鐵累計開行旅客列車56614列,發送旅客約5260萬人。
據統計,今年前6個月京滬沿線日均發送旅客21萬人,較京滬高鐵開通前日均多增運8.1萬人,增幅達62.8%。今年“清明”、“五一”和“端午”三個小長假期間,京滬高鐵客運需求非常旺盛,高峰日車票全部售完。
高鐵的匯聚效應,正在改變著中國的經濟版圖
高鐵的運量優勢,産生巨大的“人氣”和“匯聚效應”,加快了城市化進程。京滬高鐵、武廣高鐵、滬寧滬杭高鐵、京津城際鐵路等,共同構成了中國三大經濟圈之間以及經濟圈內部的高速循環系統。高鐵沿線,出現新城區新工業區,改變著中國的“經濟版圖”。
京滬高鐵沿線24個車站所在地中,有十幾座城市都在規劃建設新城。高鐵創造了城市發展新的增長點。滬寧高鐵的開通,進一步促進了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等城市的互相融合。
高速鐵路連接區域、覆蓋城鄉,對縮小區域之間和城鄉之間差距具有積極作用。西部地區將不再遙遠,中部地區也將不再閉塞。
建設高速鐵路,不僅可以直接增加沿線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而且能夠使城鄉的聯絡更加緊密,為人才、技術、資金流向農村和農業創造有利的交通條件。
高鐵的開通,還有力地促進了區域間産業轉移。武廣高鐵開通以來,大批廣東客商到湘鄂兩省投資,加速了沿海産業向內地轉移。京津城際的開通運營,天津市接待遊客的數量增加了35%,許多餐飲店和觀光景點人員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