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養老行業發展存在護理人員缺善三大制約因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30日 12時33分   來源:新華社

    我國養老行業存在三大制約因素:行業風險高、護理人員缺、服務標準待完善 

    新華社重慶9月30日電(記者張翅)在國際老年人日前夕,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我國養老行業發展存在著三大制約因素:行業風險高、護理人員缺、服務標準待完善。

    老年人意外傷害事件是機構養老的主要風險隱患之一,但目前我國對此類情況的處理尚屬於社保不涵蓋、商業保險較少承保的“灰色地帶”。“老年人有保險的需求,但保險公司也要盈利。單個老人發生意外的幾率高、繳費時間又短,我們實在不能忽視成本的考慮。”重慶市平安保險公司一位壽險經理這樣告訴記者。

    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設定中明確規定“基本醫療保險不予交付的費用包括陪護費、護工費、洗理費等。老人意外之後的相關費用”,意味著老人一旦有意外,家屬就要為死亡賠償、傷害復健、護理費用等與相關機構“博弈”。行業風險成了機構無力回避卻缺少解決之道的困局。

    養老行業普遍缺人也嚴重制約了其發展。據民政部2011年數據統計,全國失能半失能老人抽樣調查約3300萬人,按照養護比例1:3,需要約1000萬護理人員,而目前整個工作人員才100萬人,專職養老護理人員才30萬人,拿到養老護理資格證書的僅3萬人。

    地處重慶市中心區的桂湖養老院最近排隊登記的老人突破了1500人,面對老人們高漲的入住熱情,這家養老院卻遲遲不敢開工三期300張床位建設。“我們不敢貿然上馬,萬一床位建好了沒護工怎麼辦?”王院長告訴記者,目前包括她本人在內的全部工作人員只有50位,每人都身兼兩份工。

    “全行業缺人是公認的現狀,服務專業化、職業化程度不夠,社會不認同、不尊重、收入也低。”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社會保障與産業研究室主任麻鳳利説。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在養老領域,只有包括養老設施建築標準等為強制性標準,養老機構在具體的服務、管理上都是以推薦性標準為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硬性“國標”。

    重慶市沙坪壩區歌樂山鎮鶴公架社天長養老院負責人劉長榮表示:“要説硬體上,我們養老院也過關,但各個方面的現金、示範補貼卻從來沒有落到我們身上過。如果有細化的規範,我們也好有一個努力的方向。”

    而公立養老機構對標準的需求更是迫切,重慶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與保障處處長江文波認為,在財政投入有限的情況下,公立養老院應該做的並非“規模獨大”,而是“標準輸出”,這就要求包括服務在內的統一立體標準必須儘快以“國標”和準入的形式出爐。

    “規範,對民營養老機構來説是評星評優、獲得扶持的依據,對公立機構來説是示範養老産業‘工作質量目標化、工作方法規範化、工作過程程序化’的標尺”。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老年人和殘疾人福利處副處長張曉峰説。

 
 
 相關鏈結
· 我國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應對人口老齡化
· 民資養老機構的困境:政策一大堆 落實難到位
· 吉林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在長春召開
· “互助養老幸福院”構建農牧區養老保障新模式
· 湖南省已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