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9月30日電(記者齊健、熊俊)土地資源稀缺的山區省份貴州,近年來大力推進産業園區建設,把大企業辦到園區裏,把小企業辦到標準廠房裏,實施“工業強省”戰略,跳出了東部地區二三十年前“村村冒煙、處處辦廠”老路子。
記者從貴州省第二輪第二次項目建設觀摩總結交流會上獲悉,今年1月至8月,貴州省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産值1981億元,同比增長76%,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45%,實現工業增加值449億元,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的32%,同比增長61%。
在黔北重鎮遵義市,桐梓縣從重慶市引進的大豐工貿摩托車項目從簽約到第一輛摩托車下線,僅用不到2個月時間,為汽摩工業園的發展開了好頭。通過統籌推進園區建設與城鎮建設,促進城市新區和産業園區互動融合發展,遵義市實現了“建一個園區、興一批産業、帶一片新城、促一方發展”的目標。
貴州省發展工業,在産業導向上堅持特色化理念,在發展路徑上堅持集聚化理念,在質量效益上堅持循環化理念。同時,堅持規劃先行,不斷優化投資環境。目前,貴州省已開工建設的111個園區中,97個園區編制了總體規劃和産業發展專項規劃。一些園區已經形成了主導産業突出、上下游産業配套的産業集群發展格局。直接和間接為園區服務的從業人員約40萬人。
貴州省委副書記陳敏爾説,貴州工業化有兩條基本途徑:一條是園區規劃先行,並圍繞園區主導産業和龍頭企業,促進産業上下延伸、系統配套,衍生或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另一條是大項目先行,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進行單獨選址,然後通過聚集一批中小企業和關聯企業,逐步發展壯大為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