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外看中共:十年鑄輝煌 中國經濟增長有目共睹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8日 12時00分   來源:新華社

專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中國最重要變化
——訪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別爾格爾

    新華社莫斯科10月28日電(記者 魏良磊)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歷史學博士別爾格爾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十年,中國經濟開始向新的火車頭、新的發展驅動力轉型,這是中國發生的最重要變化。

    別爾格爾説,過去30多年,中國維持了年均近10%的經濟增長。過去中國經濟發展有三個推動因素:出口、廉價勞動力和廉價資源。但最近十年,這三個方面的優勢日漸消退。受經濟危機影響,國際市場萎縮,中國外向型産業遭受衝擊;由於工資水平提高等因素,勞動力不再便宜;各種資源的價格也顯著上升。中國需要尋找新的發展方式。

    別爾格爾説,轉變發展方式是一項極其艱難的任務。為此,一要增加居民收入,二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此外,要消除過大的城鄉差異和貧富差距。在這些方面,中國在過去十年取得了巨大進展。中國收入體制改革逐步推進;取消農業稅,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首次超過城市居民;農村社會養老體系不斷完善。所有這些將使國內市場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他認為,中國從倚重國際市場轉為關注國內市場,並不意味著放棄出口。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任務,“這意味著中國應該開發自己的技術、創造自己的品牌,不能再單純依靠廉價勞動力與資源為外國品牌‘打工’”。

    別爾格爾説,與以前相比,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速可能有所放緩,這完全正常,因為增速只不過是從10%左右降至7%至8%,這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居高位。他説:“經濟危機不會對中國經濟産生對西歐國家那樣大的影響。中國的貨幣穩定,非歐元和美元可比。中國糧食連續9年豐收,産量不斷提高。此外,還有一系列因素使中國經濟在全球危機面前可以牢牢地站穩腳跟。”

    在談到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時,別爾格爾表示,中國模式的重要性和偉大之處在於把國家監管和市場有效結合起來,並保持兩者間的動態平衡。這將給中國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別爾格爾説,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中國來説,未來十年極其關鍵,將面臨一系列挑戰。比如,貧富差距過大,中國亟須進一步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中國一些經濟領域尤其是房地産行業産能過剩。當前中國政府正努力加以調控,避免形成泡沫。

    別爾格爾説,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總體上很樂觀,因為中國領導人始終密切關注中國經濟和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作出反應。他説:“對中國來説,重要的是對前期的發展進行總結。中國的第一要務不在於國內生産總值規模,而是發展創新經濟,提振國內需求,讓人民分享發展成果。”

專訪:中拉關係十年演進映射中國自身變化
——訪拉美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雷耶斯·馬塔

    新華社聖地亞哥10月27日電(記者 葉書宏 趙燕燕)智利前駐華大使、拉美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雷耶斯·馬塔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過去十年中國同拉美國家關係的不斷演進是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全方位發展的大背景下發生的,中拉關係的發展實際上映射了中國近十年的發展進程。

    雷耶斯指出,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其開放的經濟體系迸發出巨大活力,經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與此同時拉美同中國的經貿聯絡日益密切,貿易規模不斷增加,雙方政治互信加深,文化交往更加活躍,可以説中國的開放與發展為中拉共同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回望過去十年,中拉關係日益密切,這不僅得益於中國從戰略上對拉美的高度重視,得益於驅動雙邊關係發展的強大經濟紐帶,還得益於雙方在構建更加有效的社會經濟治理和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等方面的聯合行動和重要共識,雷耶斯説。

    雷耶斯説,中國經濟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平衡的結果。國家有能力組織、引導和規範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市場可以提升效率、優化配置資源和鼓勵創新,而構建廣泛的社會保障體系能夠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三者構成的“鐵三角”模式在中國取得了成功,實際上拉美地區很多國家也在探索著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雷耶斯認為,中國發展對拉美經濟産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中拉經濟的互補性為雙方提供了共同發展的空間,“對一些拉美國家,中國已成為第一或第二大貿易夥伴,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時至今日發展對華經貿關係已成為很多拉美國家最根本的經濟合作關係之一”。

    根據中國統計數據,過去十年,中拉貿易額由不足150億美元攀升到1830億美元,年均增長28.4%。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拉經貿合作持續深化,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中拉又攜手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充分顯示了雙方經濟的巨大互補性。雷耶斯認為,中拉雙方經濟上協同互補效應成為“雙方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的有效武器”。

    雷耶斯認為,智利為中國開放政策和經濟發展對拉美拉動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注腳。十年前中智貿易規模只有不到30億美元,如今卻增長到超過300億美元,特別是2005年雙方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雙邊貿易規模突飛猛進,中國已成為智利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雙邊貿易規模佔到了智利經濟總量的八分之一。

    雷耶斯認為,過去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中拉經貿合作日益密切,雙方合作的背後折射著一個重要共識:充分利用全球化貿易環境,通過市場經濟驅動社會的發展,以此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全面發展。

    雷耶斯認為,中國所倡導的社會公平正義理念得到越來越多拉美國家的認可。他舉例説,拉美國家一直在討論的一個話題是“社會融合”,這實際上與中國提出的“和諧社會”有共通之處,可以説雙方在發展經濟合作的同時,對國內社會公平正義的關注幾乎也是同步的,這為雙方相互借鑒、共同發展提供了合作的空間。

    雷耶斯認為,中國已成為拉美重要的出口市場和投資來源,中國在拉美經濟結構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如果沒有中國過去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和取得的發展成就,這些都無法想象,中拉關係發展實際上映射了中國近十年的發展進程。

專訪:“十八大的召開是一個標誌性時刻”
——訪法國中國問題專家皮卡爾

    新華社巴黎10月28日電(記者 應強)在中共十八大召開前夕,法國中國問題專家、巴黎第八大學地緣政治學博士皮埃爾·皮卡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最近十年來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和社會變遷讓人印象深刻,中國的經濟增長全世界有目共睹,“十八大的召開,將是一個標誌性時刻”。

    皮卡爾説,在這10年當中,中國經濟經歷了必要調整,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不少地區得到了極大發展,中國企業也開始對外投資。中國從一個全球消費品生産者,正在變成一個世界設計和創意中心。對於一個規模相當於一個洲、人口接近14億的國家來説,取得這樣驚人的發展並非易事。

    皮卡爾是個“中國通”,最近出版了《二十年後的中國和世界》一書,並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談及自己從15年前第一次去中國到目前為止的40多次中國之行,皮卡爾説:“我見證了這個國家非同尋常的發展。”

    談及中國面臨的挑戰,皮卡爾説,除了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挑戰,中國在未來幾年還將面臨全球地緣政治和戰略上的挑戰。在中國成為經濟大國之後,將如何從戰略上推動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金磚國家發展關係,以及如何參與國際事務,通過聯合國加強對全球危機的管理,也是中國將面臨的挑戰。

    他説,未來的十年對中國將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金融監管、經濟治理、環境保護以及與其他國家發展關係等方面,中國在未來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關於中國的發展模式,皮卡爾説,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傳統,與歐洲和美國相比要長得多,“中國照抄歐洲的經驗我並不認同,美國也有著自己的模式,中國應該展現出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他表示,中國的文化傳統與眾不同,能夠從自己的文化傳統中受到啟發,建立自己的發展模式。

    他説,未來的世界為了保持均勢,需要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政治,中國將為未來世界提供自己的模式,為國際關係提出新的解決辦法,參與制定規則,尋求共識。

    皮卡爾表示,中國將給世界帶來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更加和諧、更加和平。中國的哲學思想能夠讓世界各國的關係更加平衡,中國文化還能給世界提供一種不同的視角,這和西方認為的一個超級強權將通過軍事力量來統治不同。他説:“我認為中國將創建一種合作的模式。”

    皮卡爾還説,西方看中國有不少偏見,但未來將逐步地轉變。中國將繼續在國際上推行和平的政策,繼續對外開放,“我認為最好的宣傳就是讓更多的人到中國去,親眼看一看這個國家,接觸普通的百姓”。

 
 
 相關鏈結
· 郭金龍:確保十八大安全服務保障工作萬無一失
· 全軍和武警部隊多種形式喜迎十八大
· 各通信運營企業加大網絡和設備維護 確保在十八大期間暢通
· 張慶黎強調: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環境
·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部署十八大網上宣傳管理工作
· 迎接黨的十八大 國家知識産權局舉辦職工風采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