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1月25日電(記者 梁鋼華)廣東首個江河大壩“過魚通道”近日在清遠市北江支流建成並投入使用。隨著這一被稱為魚類“生命通道”做法的推廣運用,珠江流域近年來因江河大壩大量建設而導致洄遊性漁業資源急劇減少的格局,可望得到較大改觀。
據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介紹,目前珠江流域干支流就建有14000座大壩。其中,北江水系清遠境內已建成攔河壩有16座。
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産研究所研究人員李捷説,攔河壩使具有溯河洄遊習性的魚類,無法到上遊産卵繁殖,導致天然漁業資源急劇減少。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北江滅絕魚種超過10種。建設過魚通道是解決魚類溯河繁殖困難的有效方法,因此也被稱為魚類的“生命通道”。
率先建成“過魚通道”的清遠市英德西牛航運樞紐大壩,位於北江支流連江。去年4月份,廣東省航道局與珠江水産研究所聯合在此建設了廣東首個壩體過魚通道,讓魚兒有了“傳宗接代”的機會。
據李捷介紹,到目前為止,大約有40種魚類順利通過魚道,主要魚類有鯉魚、草魚、赤眼鱒等。高峰時,一天有約2000尾魚通過魚道。
據介紹,目前在清遠市境內,除已建成的西牛航運樞紐過魚通道外,陽山也正在建設攔河大壩過魚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