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多哈12月5日電(記者李志暉 楊元勇 陳瑩)多哈氣候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5日表示,本次大會的核心議題是如何落實發達國家提供給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支持。從目前高級別會談磋商情況來看,多哈會議有望在此問題上取得一定進展。
解振華在當日舉行的中外媒體會上透露,中國代表團近日已與歐盟、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非洲國家、小島嶼國家、最不發達國家等主要利益方進行了高級別磋商。在各方關注的應對氣候變化資金問題上,一些國家和國家集團表示已在資金問題上做好了準備,制定了預算。這是多哈氣候大會上出現的好消息。
解振華沒有透露具體哪些國家和集團準備出資,但他表示,既然這些談判方有意出資,就應該儘快向大會展示明確態度,以推動多哈會議取得進展。
他同時敦促尚未做好出資準備的發達國家切實履行承諾,儘快做出安排。
解振華説,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適應氣候變化是最重要的,適應的關鍵在資金。發展中國家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也沒有能力適應氣候變化。根據一些國際機構測算,提高發展中國家適應能力,需要1萬億美元,但迄今這些資金遠未落實。此外,如果沒有資金支持,技術轉讓、技術合作以及解決排放清單的透明度問題都是空話。
他敦促發達國家按照協議儘快落實2010年至2012年總額300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他説,這一資金將於今年年底到期,但各機構對資金執行情況給出了不同的評估結果,希望發達國家各方能增加快速啟動資金的信息透明度,把結果公之於眾,讓國際社會知道“誰出錢,出多少,錢給了誰,幹了什麼,結果怎樣”。
更為重要的是,在哥本哈根和坎昆會議成果基礎上,去年德班會議啟動了綠色氣候基金,發達國家到2020年應達到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長期資金。
解振華説,從實際情況看,世界主要經濟體出現了經濟困難,長期資金融資情況有很大不確定性,出資有困難。因此77國集團和中國提出,發達國家應在2013年至2015年中期資金上給出明確態度和計劃,增強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廣大發展中國家也將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在發達國家資金、技術、能力建設支持下,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