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淡水豚保護區內展示的江豚標本(11月28日攝)。
在安徽銅陵大通鎮和悅洲與鐵板洲之間的安徽銅陵淡水豚保護區,通過遷地保護的方式飼養的江豚生活得無憂無慮,但那些生存在長江自然水域的江豚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11月11日,長江淡水豚考察隊從武漢中科院水生所碼頭啟航,探尋長江中下游幹流中江豚的蹤跡。截至12月5日科考隊結束在長江安徽段的考察,共目測到江豚199頭次,相比2006年的考察結果,江豚數量銳減近七成。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克雄介紹:“近年來,由於航運、採砂、非法捕撈、氣候突變、水污染等原因,長江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照此情況發展下去,江豚物種將在15年至20年內出現功能性滅絕。”新華社發(張端 攝)
長江淡水豚考察隊船隻在安徽銅陵江段科考(12月3日攝)。新華社發(張端 攝)
在安徽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內,江豚在水中游動(12月3日攝)。新華社發(張端 攝)
在安徽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內,江豚探出水面“吐水”(12月4日攝)。新華社發(張端 攝)
安徽銅陵淡水豚保護區內展示的江豚骨骼標本(11月28日攝)。新華社發(張端 攝)
在安徽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內,江豚探出水面“吐水”(12月4日攝)。新華社發(張端 攝)
在安徽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內,江豚在水中游動(12月3日攝)。新華社發(張端 攝)
在安徽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內,江豚在水中游動(12月3日攝)。新華社發(張端 攝)
長江淡水豚考察隊進入安徽銅陵江段科考(12月3日攝)。新華社發(張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