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2月15日電(記者 支林飛)2012年是美國大選之年,歷經風雨的中美關係又處於一個十字路口。一年來中美高層往來和對話磋商頻繁,兩國關係總體保持穩定發展勢頭。但是,中美關係也面臨“噪音”困擾。美國對華不斷採取貿易保護主義,並加快推行亞洲“再平衡”戰略,這些都在考驗著中美關係。
延續高層對話 加強磋商交流
今年以來中美兩國對話與交流活動不斷。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6月出席在墨西哥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再次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這已是過去3年多中美元首的第12次會晤。胡錦濤強調,中美要牢牢把握共建合作夥伴關係大方向,不斷增進互信和合作,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排除干擾,推動中美關係持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今年是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上海公報》發表40週年。引人注目的是,在11月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今年2月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對美國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訪問。他同奧巴馬總統舉行會談,與美政界、軍界和地方政府首腦及普通民眾廣泛接觸,就推進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達成許多重要共識,這次訪問被稱為增進共識、拓展合作和加強友誼之旅,為中美關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定下了基調。
今年以來,中美延續對話和交流機制,同時恢復兩軍高層往來。5月初,中美在北京舉行第四輪戰略與經濟對話,雙方在繼續促進高層交往、對話磋商、應對地區和全球性挑戰等方面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對話。隨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5月訪美,這是中國國防部長9年來首次訪美,表明因奧巴馬政府兩次對臺軍售而受挫的中美軍事關係重回正軌。9月,美國防部長帕內塔對中國進行回訪。中美雙方同意建立新型軍事關係,加強兩軍交流和合作,共同應對安全威脅與挑戰。
排除“噪音”干擾 中美關係平穩發展
大選前夕,尋求連任的奧巴馬和共和黨挑戰者羅姆尼為爭奪以製造業為主的一些關鍵“搖擺州”的選票,不斷“拿中國説事兒”,指責中國“搶走”美就業崗位,揚言對華採取強硬政策。奧巴馬政府今年成立了一個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對大量中國産品採取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並先後就中國稀土出口、汽車業補貼等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訴訟。美國會則繼續鼓吹“中國威脅論”,眾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9月舉行聽證會,妄稱中國華為和中興公司在美投資危及美國家安全,建議禁止它們參與建設美國通信和網絡基礎設施。
此外,美國今年加快推行“轉向亞洲”政策。儘管美方一再聲明其亞洲“再平衡”戰略不針對中國,不以遏制中國為目的,但美國不僅加緊在中國周邊的軍事部署,頻頻與中國鄰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而且在南海、釣魚島領土爭端上言行不一,同時對中國採取捍衛領土主權的正當行動説三道四。
儘管如此,由於中美兩國領導層牢牢把握方向,維持良好溝通交流,使中美關係排除了干擾,得以保持發展勢頭。今年中美貿易持續快速增長。據統計,今年頭10個月中美貿易額同比增長9.1%,而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今年頭三個季度就達63億美元,已超過2010年全年58億美元的最高紀錄。這再次證明了中美經貿合作的互補互惠、互利共贏本質,凸顯了經貿往來作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推進器”的重要作用。
管控分歧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40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對中國進行了歷史性訪問,開闢了中美關係的嶄新局面。40年來,中美關係雖歷經坎坷,波折不斷,卻始終保持發展勢頭。目前中美關係總體上克服了各種干擾,保持平穩發展態勢。雙方在延續高層對話和交流機制的同時,致力於構建新型的大國關係。
習近平在訪美期間就下階段中美關係發展提出五點重要建議:坦誠相待,加強對話溝通;與時俱進,擴大務實合作;相互尊重,增進戰略互信;面向未來,密切人民交往;加強協作,攜手應對挑戰。這些建議得到美方積極回應。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代理主任波拉克指出,這次訪問有利於雙方應對廣泛而複雜的中美關係可能面臨的挑戰。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説明,經過40年的風風雨雨,中美關係正在步入成熟期。摒棄“零和”思維,堅持“和則兩利,鬥則俱傷”的共識,已成為中美兩國的主流思想。波拉克説,中美官員處理雙邊關係的態度趨於成熟,雙方一直能保持公開溝通交流。即使兩國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存在分歧與摩擦,雙方都認識到,除了建設和保持一種相互尊重和互利的健康關係外,別無選擇。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資深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説,雖然中美之間存在競爭、對立和相互猜忌,但相信雙方能管控好分歧,找到共同合作的領域。
習近平12月13日在北京會見來訪的美國前總統卡特時強調,新形勢下,中美雙方要不畏艱難,勇於創新,積累正能量,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開創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新局面。政治分析家指出,作為一個新興大國與一個守成大國,中美雙方如果能繼續本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精神,加強溝通,擴大共識,增進互信,妥處分歧,那麼建設一種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係的前景,必將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