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劉菊花)幾天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濃墨重筆強調,把化解産能過剩矛盾作為調整産業結構的工作重點。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提出促進光伏産業健康發展的五條政策措施,其中第一條就是淘汰落後産能,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種種跡象表明,當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産能相對過剩的矛盾有所加劇。中央已經明確,要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把化解産能過剩作為促進産業調整升級的契機,推進兼併重組、淘汰落後,加強科技創新、統籌規劃,著力提升産業競爭力。
産能過剩問題凸顯
曾幾何時,我國各地都在上馬光伏項目。但一片紅火、遍地開花的背後,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的矛盾也在不斷積累。
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素梅介紹,我國光伏企業大多集中在製造領域,重要的核心技術我國並不掌握。與此同時,我國光伏産業市場過度依賴外需,70%以上的産品出口歐美國家。如此,當美國雙反、歐洲調查導致歐美光伏市場向中國企業關閉大門時,國內産能過剩的問題就暴露出來,隨之而來的是企業普遍經營困難。
目前,我國多數工業産品已在國際市場中佔有較高份額,在外部需求持續萎縮的衝擊影響下,産能嚴重過剩也就表現得更為突出,部分行業處在行業性整體虧損狀態。
回首2012年,除了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産能大量過剩外,氮肥、電石、氯鹼、甲醇、塑料等一度熱銷的化工産品也因為産大於需而銷售困難;銅、鋁、鉛鋅冶煉等有色行業生産形勢低迷,産能過剩問題凸現。甚至多晶硅、風電設備等新興産業領域的産品也出現産能過剩,大型鍛件也存在著産能過剩的隱憂。
“産能過剩本是市場經濟的一種正常現象,市場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一定程度的過剩産能有利於市場充分競爭、提高效率。但産能嚴重過剩將衝擊正常的市場秩序,必須及時加以有效引導、抑制和化解。”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説。
對症下藥 科學佈局
我國産能過剩在多行業凸顯的深層次原因在於,産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落後。此外,有些地方政府採取攤大餅的方式片面強調做大GDP,以土地優惠、稅收優惠等公共資源,引導投資者進入本已過熱的投資領域,導致産能過度無序擴張。
“我們一方面鋼鐵産能過剩,另一方面又需大量進口鐵礦石等原材料。單純擴大生産能力低水平重復投資已經走不通了,必須提高技術和環境門檻,提高發展質量。各地政府應該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不能再一味盲目擴充産能。”朱宏任説。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對各個産能過剩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制訂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化解方案。要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加快科技創新,加強産品創新、品牌創新、産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要合理安排生産力佈局,對關係國民經濟命脈、規模經濟效益顯著的重大項目,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規劃,科學佈局。
“以光伏産業為例,其應用前景廣闊。面對當前産能嚴重過剩的困難,如果企業把精力放在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上,增加研發投入,推進産業重組,降低發電成本,同時積極培育國內消費市場,在出口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也可以把一部分産能轉移到消費國當地生産以緩解過剩壓力,那麼經過一段困難時期,這個産業可能迎來一個升級的契機。”高素梅説。
淘汰落後 優化結構
2012年我國共下達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産能目標任務。其中,煉鐵1000萬噸、煉鋼780萬噸、水泥(熟料及磨機)2.19億噸、平板玻璃4700萬重量箱、造紙970萬噸、印染28億米、鉛蓄電池2000萬千伏安時。與2011年相比,今年淘汰落後産能新增鉛蓄電池行業,焦炭、鐵合金、銅冶煉、鉛冶煉、水泥、平板玻璃、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製革、印染12個行業任務有所增加。
在化解産能過剩矛盾的過程中,一些重點行業正在悄然升級,産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首先,優勢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併重組以及重點區域內的企業兼併重組,産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國家還將為兼併重組制定出臺更多的財稅、金融和産業政策。
其次,國家扶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鼓勵開發高附加值新品種,提高産品質量水平,推廣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的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綜合利用,改善生産裝備水平,用信息化技術提升生産控制和經營水平,提高了相關企業核心競爭力。
此外,相關部門以法律和經濟手段,嚴格按照規模、能耗、物耗、環保、質量等技術標準和規範要求,運用關停、更新、改造、搬遷等方式,逐省落實淘汰落後産能,為先進産能騰出了市場空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現尊重經濟規律、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關鍵是深化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化解産能過剩矛盾,優化結構、淘汰落後和提升水平,無疑是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一環。”朱宏任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