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建設10年
——“南方之水潤北方”夢想將成現實
2012年12月27日,是世界上工程規模最大、距離最長、受益人口最多、受益範圍最廣的特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建設10週年。這10年,百萬設計建設者和數十萬移民群眾用智慧、真誠和奉獻,編織著“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大水網,建造著節約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示範工程。
按照規劃,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將於2013年三季度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將於2013年完工並於2014年汛後通水。以南方充盈之水滋潤北方乾渴大地的夢想將要實現。南水北調工程將發揮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僅東、中線一期工程直接供水的縣級以上城市就有253個,直接受益人口達1.1億人,可以使地下水超採的局面得到有效緩解,同時每年還可以增加生態和農業供水60億立方米左右,使北方地區水生態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並逐步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同時,將為這些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創造機會和空間。
南水北調工程的規模空前,建設的難度也超過以往。中線工程以丹江口水庫為起點,江水一路北上,要順利抵達目的地,必須先從黃河南岸到達北岸,江水該怎樣穿過黃河?經過反復科研,水利專家創造性地設計出十字形立體交叉——通過兩條長4250米、內徑7米、具有內外兩層襯砌的穿黃隧洞,讓江水從黃河底部穿越。
這樣的困難與挑戰還有許多,南水北調工程的設計建設者用一次次創新實踐將它們破解:東線一期工程全線設立13個梯級泵站,具有規模大、泵型多、揚程低、流量大、年利用小時數高等特點,是亞洲乃至世界大型泵站數量最集中的現代化泵站群;北京市西四環暗涵通過兩條內徑4米的有壓輸水隧洞,穿越五棵松地鐵站,實現世界上首次大管徑淺埋暗挖有壓輸水隧洞從正在運營的地下車站下部穿越,創下暗涵結構頂部與地鐵結構距離僅3.67米、地鐵結構最大沉降值不到3毫米的紀錄……
為了生命之水順暢到達北方,中線工程起點丹江口水庫大壩由162米加高到176.6米。加高工程涉及庫區移民安置34.5萬人,其中湖北省18.1萬人、河南省16.4萬人。移民工作是中線工程成敗的關鍵。
兩省移民搬遷安置任務順利完成,實現“四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背後有移民們的理解與奉獻,也離不開公平、透明的政策支持。如何實現移民“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各級黨委、政府站在移民群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提高徵地移民補償標準,針對庫區移民狀況研究優惠和扶持政策,按人均補足24平方米進行建房差額補助;將被徵遷群眾生産生活安置與當地社會經濟建設相結合,多渠道安排資金,協調地方在供水、供電、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出臺扶持政策,使移民群眾早日融入當地社會。積極謀劃和實施生産開發項目,舉辦種植、養殖、務工等生産技能培訓班,開展勞務輸出活動,增加移民收入。
如何保證北上的水質全面穩定達標?東線治污工作選擇從調整經濟結構入手,著力推動河道沿線各地經濟轉型,促進産業技術升級,並通過各種途徑關停並轉污染企業,取消排放特權,為治污工作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近年來,在區域經濟保持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東線沿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濃度均較規劃實施前削減80%以上,入河總量已基本達到或接近目標控制要求。
南水北調工程將為沿線億萬群眾送上生命之水、幸福之水、和諧之水!(記者 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