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攻堅三問
——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困難群眾引出的話題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 林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幫助困難群眾特別是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來到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從戰略高度對扶貧開發工作提出要求,做出部署。我國貧困現狀究竟如何?扶貧對象如何更精準?變“輸血”為“造血”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有關專家。
我國貧困現狀究竟如何?
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我國貧困人群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扶貧對象規模大。按照新的扶貧標準,扶貧對象仍有1.22億人,佔農村戶籍人口的12.7%。二是返貧問題突出。扶貧對象經濟基礎薄弱,應對外部衝擊能力差,自然災害、家庭變故、市場波動等因素都會造成返貧,扶貧對象中短期貧困約佔三分之二。三是連片特困地區發展滯後。2011年,全國11個連片特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191元,僅為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60.1%;片區內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6.8%,比全國農村高6.4個百分點;片區貧困發生率為28.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5.7個百分點。四是收入差距明顯。在城鄉居民收入和農村居民內部收入仍有明顯差距的背景下,2010年,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54%。
因此,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更在貧困地區。沒有貧困地區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如期實現全國的全面小康;沒有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就無法築牢共同富裕的堅實基礎。
扶貧對象如何更精準?
我國新標準下的扶貧對象有1.22億人,但這個數字是從統計數據測算得出,還要做好貧困識別工作,使真正的貧困人群享受到扶貧政策。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吳國寶認為,扶貧資源和效果如何更好地瞄準貧困目標人群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以下措施具有較好的效果:
一是強化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普惠性措施。通常低收入人群在教育、醫療和抗風險能力方面處於不利的地位,通過這些普惠性措施,可以對貧困人群産生有利的影響。
二是在瞄準制度設計方面更多利用市場機制。如小額信貸通過收取較高的利率來排除富人,而公共工程建設計劃通過確定略低於市場水平的工資標準來排除非窮人。
三是可根據我國現在貧困人口的特點,採取簡化方式確定扶貧對象。如絕大多數貧困農戶都沒有穩定的非農就業機會和從事成規模的種養業經營,可以直接把這部分人當做現階段的扶貧對象。
四是採用一些非收入指標來判斷扶貧對象,如根據家庭住房狀況、耐用消費品擁有狀況等易於識別的指標。
變“輸血”為“造血”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扶貧開發不能一味地“輸血”,而是應該通過必要的扶持增強貧困對象自我發展的能力。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段應碧認為,公益性小額貸款是非常有效的扶貧方式。
當前,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今後扶貧工作不僅要支持他們鞏固溫飽成果,更要支持他們發展産業,增加收入。在這種背景下,信貸支持顯得尤為重要。
“為什麼金融機構很難為一般農戶和貧困農戶提供貸款?一是成本高、二是風險大。”段應碧説,成本高是因為農戶居住分散、單筆貸款額度小;農戶沒有擔保品、沒有抵押物,所以風險就大。
段應碧介紹,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展公益性小額貸款項目,有很好的“自動瞄準機制”鎖定貧困人群,即額度小、利率略高、貸款手續繁瑣。“也就是説,農戶能從別的地方貸到款,就不會找到我們,以此避免貸款客戶偏離,把錢貸給真正需要金融支持的貧困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