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1月2日電(記者 張京品、王軍)從2006年開始,西藏自治區實施以農房改造、遊牧民定居和扶貧搬遷為重點的農牧民安居工程。截至2012年底,累計完成農牧民安居工程40.83萬戶,完成投資246億元,210萬農牧民圓了“新房夢”。記者近日走進部分安居工程家庭,感受到搬進新家的農牧民的喜悅。
不見農牧民,先看安居房。汽車疾駛在橫亙于群山綠水間的公路上,新房子的鮮艷屋頂映入眼簾。在拉薩市林周縣江熱夏鄉江夏村,記者看到正在忙碌的桑珠一家,正張羅著給新蓋的房子畫上“吉祥八寶”、“菩提翠葉”、“紅蓮怒放”等藏式圖案。
“以前出去打工老掛念著家裏的土坯房出問題,新房子建成後,我在外邊打工更放心了,也更有幹勁了。”桑珠是拉薩市江熱夏鄉江夏村的農民,站在拔地而起的鋼筋混凝土小樓前,看著房子前面的牛棚,回憶起住了12年的土坯房,他感慨萬千。
桑珠説,告別土坯房蓋起新樓花了13萬,政府補貼7萬,另外的6萬申請了農戶小額貼息貸款。“有壓力才有動力嘛!”現在做木工的桑珠對還款充滿信心。安居工程讓其全家圓了寬敞明亮的住房夢,也給他攬了不少木工活,他已成為 “木工專家”。
就在桑珠説起自己的“木工絕活”時,站在梯子上描畫“菩提翠葉”的丹增喊道:“別看俺年紀小,現在也是‘美工大師’嘍,你做了木工活,最後還得俺來做美工不是?現在像俺這樣的畫匠可是香餑餑。”
西藏自治區農牧民安居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林勇説,安居工程的建設提高了農牧民的勞動技能,涌現出一批像丹增這樣有一技之長的 “土專家”,促進了農牧區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就業,激發了其工作熱情。
巴桑是拉薩市堆龍德慶縣羊達鄉通嘎村合作社運輸隊隊長。“以前年輕人在家裏喝茶喝酒,現在早上吃完糌粑,就各忙各的,想著掙錢把房子佈置起來。”巴桑説。
記者在村民米瑪家看到,一層的房間中央是一台34英寸的平板彩電,靠墻處放著一排整齊的藏式沙發,二層房頂上佈滿太陽能電池板,宅院墻壁上的“白鶴寒松”、“財神牽象圖”演繹著藏文化的千年傳承。“三個兒子都在掙錢,房間的傢具全部換了一次。”米瑪按捺不住內心的高興。
“政府幫我蓋了房子,我現在就蓋別家的房子。”巴桑詼諧地説,他的車隊如今活躍在安居工程建設工地上,1輛車一年帶來的收入超過10萬元。
作為一支40多輛車車隊的隊長,巴桑還是通嘎村昌東組90戶農戶的組長。他説安居房不僅讓百姓住上新房,還極大地改變了百姓的思路。大家都想著如何致富,真正地走向安居樂業。通嘎村合作社現在有養雞場、養豬場、沙石場,村民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都由村委會繳納。“以前的土坯房讓我們的思想很‘土’,現在的新房讓我們的思想‘新潮’起來。”巴桑拿著新買的蘋果手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