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組織化程度 破題“將來誰種地”
——黑龍江仁發農機合作社增糧富農的啟示
新華社哈爾濱1月7日電(記者管建濤)“把地交給農機合作社,不用自個兒種,多打糧不説,還能多掙錢,這好事哪兒找去。”突然改變的種地方式,讓20多年來習慣自種自收的東北農民張軍格外高興,“原來農民可以這樣當”。
土地入社農機“吃飽” 不用自種增産增收
張軍是黑龍江省克山縣河南鄉大河村農民,如今他有了新身份--合作社社員。“2010年,我家的46畝地按每畝210元對外發包,一年才掙9000多元。2011年把土地加入仁發農機合作社,分了2.4萬元,多了一倍多。去年收的糧食還沒賣,但玉米畝産提高了,按現在的糧價算,還能多收些。”
合作社理事長李鳳玉介紹,2011年合作社流轉1.5萬畝土地,種植玉米和馬鈴薯,還代耕28萬畝。當年合作社總盈餘1342萬元,農民每畝土地收益713元。去年種的糧食雖然還沒賣完,但按照單産和糧價預估,一畝地的收益能提高50元左右。
仁發農機合作社成立於2009年10月,擁有各類農機具130臺套,從播種、中耕到收穫配置齊全,但最初效益並不好。李鳳玉説,合作社是新生事物,農民擔心收益少,一開始不願帶地入社。加上土地流轉價格缺少吸引力,2010年只從農民手中流轉1100畝、代耕6萬畝。“土地少,幾百馬力的大型農機用不上。代耕利潤又小,一年下來,合作社純收入僅13萬元,有的社員甚至提出退社。”
為了吸引農民以土地入社,2011年仁發農機合作社以高於市場價100元,即每畝35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高於市場價,如何保證效益?精明的李鳳玉有一個規模經營的效益賬:統購生産資料、機械化耕作可降低種植成本,每畝比農民少花100元。應用“大壟技術”和現代化農機提高糧食産量,每畝比農民分散種植增産100多斤,畝效益仍達400多元。
放大補貼收益均分 盈餘滾動長效發展
去年春耕時,記者在仁發農機合作社種地現場看到,三台100多馬力的馬鈴薯播種機同時作業,開壟、施肥、下種、合壟、鎮壓五個流程同時完成。
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黑龍江省近年成立了800個大型農機專業合作社,其中60%左右的購機資金來自農機補貼。仁發農機合作社將農機補貼收益按戶數平均分配,擴大了國家政策受惠面。合作社會計于守信告訴記者,土地入社農戶的收益,一是土地流轉收入,再就是土地按流轉價格折資和農機補貼兩項投入的收益分紅。
2011年,仁發農機合作社包括土地流轉折資和農機補貼在內的各項投入共2622萬元,支付社員土地流轉費用後盈餘817萬元,即每投資1元收益0.31元,每畝土地折資收益108元。農機補貼共收益384.7萬元,畝均255元。加上35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2011年合作社農民每畝土地收益713元。
“經成員大會表決,合作社2011年提取盈餘的一半作為公積金,以保證合作社健康發展。”副理事長張德軍介紹,除土地流轉收入不變外,土地折資和農機補貼兩項收益均減半,農民每畝土地當年實際收入約530元。公積金記入社員個人賬戶,作為參與下年分紅的投入。公積金提取越多,農民分紅就會越多,個人獲益也會越多。
規模化經營破題“將來誰種地”
“看到合作社效益好,今年以土地入社的農民就多了。”李鳳玉很得意,以前求著農民入社,現在農民主動找上門。合作社社員已經從2010年的7戶增加到現在的2000戶,入社土地超過5萬畝。
河南鄉黨委副書記盧玉文説,近年來,“種一年地不如幹仨月活”的現象愈發明顯,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外流,更多耕地只能由老人和婦女耕種。不僅難以應用先進技術和大型機械,影響耕地産出率,農業生産質量也無法保障,解決“誰種地”的問題已迫在眉睫。
黑龍江省農委主任王忠林認為,如果“仁發”模式能推廣,將會吸引更多農民把土地交給農機合作社,既能推動土地規模化經營,加快應用農業技術和大型農機,又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解決農民因收益低不願意種地等問題。
有關專家介紹,沒有土地規模經營,合作社就沒有效益,沒有利益共同體,合作社就沒有生命力。農民、土地、農機合作社的有機統一構建了農機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