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舍小學的孩子們下午放學後整隊前往“留守兒童之家”。在安徽岳西縣毛尖山鄉板舍村上舍小學,每當下午三點半下學鈴聲響起,學校裏的“留守兒童”們都會背著書包衝向學校隔壁的小“俱樂部”。在那裏,孩子們可以看書、彈琴、畫畫、踢球,和小夥伴們一起度過晚飯前的課餘時光。2006年,在福州打工的劉磊回鄉後注意到全村70%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長期由爺爺奶奶撫養。父母關愛的缺失讓不少孩子的性格變得孤僻,學習成績也大多不好。見此情景,劉磊萌生了建立“留守兒童之家”的想法。2007年,他和在鄉衛生室工作的妻子儲芳一起湊了6萬元,辦起了這個全鄉最大的“留守兒童之家”,免費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課外娛樂、交流和學習的場所。目前在這裡登記活動的兒童有200多人,平均年齡在10歲左右,而最早“駐紮”的一批孩子中已有人考入了大學。在採訪中儲芳告訴記者,她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通過“留守兒童之家”這個平臺,引起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讓這些孩子們的心理更加健康,能夠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愛。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幾名兒童在圖書室外看書(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12歲的儲昭龍(左)在“留守兒童之家”裏彈奏電子琴,吸引了許多女同學的注意(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