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江蘇省2012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雙超12%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1月20日 16時4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1月20日電(記者 馮誠、徐機玲、鄧華寧)記者從正在南京舉行的江蘇省人大、省政協“兩會”上獲悉:2012年,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1%,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12.7%和12.9%,農民收入增幅已連續3年超過城鎮居民。

    江蘇省省長李學勇20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一組數據展示江蘇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快實現經濟企穩回升,增強綜合實力、改善民生的顯著成效:

    5年來,江蘇地區生産總值連跨三個萬億元臺階,去年達5.4萬億元;公共財政收入連跨三個千億元臺階,去年達5861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連跨兩個千億美元臺階,去年達5481億美元;城鄉居民收入5年年均增長12.6%和13.2%,去年分別達到2.96萬元和1.22萬元。

    江蘇省發改委主任陳震寧説,人均地區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是建設全面小康的核心指標。2012年,江蘇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首次超過1萬美元,按照世界銀行標準,這是中等收入發展階段進入中等富裕發展階段的標誌,也是江蘇力爭提前二、三年實現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在全國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突破。

    “2012年,江蘇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這一成績彰顯全省經濟穩增長的核心動力。”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南平介紹,去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1200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的2.3%;發明專利授權量突破1.5萬件,躍居全國第一。科技創新推動了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倍增和服務業提速,去年全省高新技術産業産值突破4.5萬億元,增長36%。

    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劉捍東表示,財政、稅收不僅是反映經濟運行質態的“晴雨錶”,也是提升公共服務的重要保障。近5年江蘇公共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1.2%,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佔70%以上,尤其是加大了對農村公共服務的投入。2008年到2011年,省財政投入農村公益事業經費達到55億元。去年,僅投入村莊環境整治的引導資金就達25億元。

    來自蘇北基層的江蘇省人大代表呂春雷説:“人均GDP的增長,就是要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他表示,這幾年,省政府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各地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還加強了保障房建設、農村環境整治、多渠道擴大就業,尤其是在社會保障方面實現了城鄉低保、醫保和養老保險全覆蓋,真正讓群眾得利。

 
 
 相關鏈結
· 江蘇49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居全國省份第一
· 江蘇:重要商品價格過半上漲 蔬菜漲勢尚未結束
· 江蘇2012年國地稅收入1.23萬億元 同比增長10.2%
· 江蘇大霧有所消散 多條封閉高速陸續解除管制
· 2012年江蘇各類安全生産事故起數同比下降0.84%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