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記者 林暉)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農業,必須建立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做出了全面部署。
目前,我國共有縣鄉兩級農業公益性監管服務機構14萬多個、人員約83萬人;經工商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0多萬家;各類農業産業化經營組織達到28萬個。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但從總體上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服務能力弱、服務領域有欠缺、服務對接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建設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其發展方向是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總體要求是充分發揮公共服務機構作用,加快構建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負責人表示,應該從三個方面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首先,要強化公益性服務機構建設,在完善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能力上下工夫,使公益性服務機構真正做到全覆蓋、有保障,切實發揮其主導性作用;
其次,要培育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採取政府訂購、定向委託、獎勵補助、招投標等方式,引導經營性組織參與公益性服務,大力開展農技推廣、農機作業、抗旱排澇、統防統治、産品營銷、農資配送、信息提供、沼氣維護等各項生産性服務,滿足不同經營主體對社會化服務的需求;
最後,要著眼于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積極搭建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平臺,整合資源建設鄉村綜合服務社和服務中心,發展多種形式、便捷有效的服務模式,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示範縣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