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同煤礦集團塔山循環經濟園區塔山煤礦儲煤倉(2月26日攝)。目前,園區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100%,園區生活和工業廢水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後再利用,基本做到了廢水零排放。
“到2015年,山西傳統産業循環率將達90%。”在山西省政府日前公佈的《山西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循環經濟成為推動山西從高碳産業向低碳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山西”的基本路徑。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地區,山西形成了單一化、重型化的産業結構,重工業産業佔工業總産值的95%以上,煤炭、焦化、冶金、電力四大傳統産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85%以上,煤炭又佔到工業經濟的40%以上。
數據顯示,山西每年採煤可排出5億多噸礦井水,是對全省水資源匱乏的極大補充;山西每年産生1億多噸煤矸石和3000多萬噸粉煤灰,不僅可支撐“十二五”末煤矸石發電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還可以用來開發新型墻體材料、微晶玻璃等産品;隨著煤層氣抽採技術的提高,佔全國總量1/3的10萬億立方米煤層氣也將成為清潔高效的新型能源。
2012年10月,《山西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已正式施行。據了解,目前山西傳統産業循環率在60%左右,與2015年的發展目標相差30%。從行業上看,焦化、電力等行業循環率均在80%以上,煤炭、化工等行業循環率較低,在50%左右。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這是由粉煤灰製成的倣木地板、耐火纖維、耐火磚、樓梯扶手(拼版照片 1月16日攝)。在山西省朔州市固廢綜合利用工業園區,昔日令人頭痛的工業廢渣在這裡“搖身一變”,得到循環利用,成為綠色環保的建築材料。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