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白瀛、廖翊)國家文物局與河南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4日在京簽署《關於保護絲綢之路遺産的聯合協定》。該協定旨在為絲綢之路“申遺”成功做準備。
2006年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和推動下,我國與中亞有關國家開展了絲綢之路跨國系列申報世界遺産工作。今年1月,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絲綢之路:起始段與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申遺文本已正式報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於2014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説,國家文物局將把絲綢之路遺産保護和申遺作為一項關係全局的重點工作,全力支持相關地方人民政府做好相關工作,切實維護絲綢之路遺産價值和真實性、完整性,為絲綢之路申遺成功做好準備。
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負責人均表示,將按照聯合協定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和跨區域合作,全力推進本地區絲綢之路遺産保護和申遺工作。
絲綢之路是起始於古都長安(今西安),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它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它也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産的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