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記者 雷敏)“長壽豆是雲南的特色菜,把菜從産地直接運到北京的二級批發市場賣,就能省去一些流通環節,減少流通成本。”在北京大洋路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的雲南菜交易大廳內,雲南保山市坤茂綠色産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潤興奮地告訴記者。
作為我國冬春蔬菜主要産區,雲南省在2011年被商務部、財政部列入“南菜北運”三個試點省區之一。27日,“南菜北運”雲南蔬菜銷售專區正式落戶北京大洋路批發市場,從雲南産地到北方銷地又增加了一條穩定的蔬菜流通通道。
據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介紹,大洋路市場是北京八大農産品批發市場之一,物流主要輻射CBD商業和使館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京泰物流港。市場客戶消費水平較高,符合“雲菜”客戶消費目標群體。在27日舉辦的産銷對接會上,簽約蔬菜就達15萬噸,約值6.8億元。
張永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公司的蔬菜原本就供應北方市場,以前一年的銷售收入只有4000多萬元,2011年被確定為“南菜北運”試點企業後,政府在建設冷庫、展示大廳等方面給予補貼,去年公司的銷售收入已增加到1億多元。原先農民種小麥,一畝地一季的收入不到1000元,現在種精品蔬菜,一畝地一季的收入近萬元,收入增加十倍左右。
除增加市場供應、實現農民增收外,“南菜北運”産銷鏈條的建設對穩定産銷關係、緩解“賣難買貴”現象也起到一定作用。
據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孔令羽介紹,2010年,為解決海南農産品“賣難”問題,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在海南開展“南菜北運”試點,在此基礎上,2011年將試點範圍擴大到海南、廣西、雲南三省區。3年來,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8.2億元,支持産銷地流通企業投資合作,在産地建設集配中心,在銷地建設交易配送展示中心,打造“上聯産地、下聯銷地”的産銷商流鏈條,帶動社會投資超過30億元。
孔令羽表示,“南菜北運”試點實施以來,帶動産銷兩地流通組織化程度的提升。通過交叉投資等方式,穩定和固化了南北産銷對接渠道,蔬菜等鮮活農産品由隨機交易逐漸向相對穩定的半緊密型交易過渡,化解了“賣難”風險,流通成本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買貴”現象。
“南菜北運”信息平臺建設單位——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以海南為例,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冬至2013年2月底,海南冬季瓜菜累計出島約115.5萬噸,同比增加約6%,其中試點企業運銷量近65萬噸,約佔全省出島量的56.2%,較上年同期佔比提高約11%。大部分試點企業農産品流通環節減少1至2個,流通費用下降8%左右,海南農産品“賣難”問題有所減少,海南農民人均收入有20%以上來自冬季瓜菜産業,海南冬季瓜果菜佔黃河以北冬季果蔬銷售市場的20%左右。
另據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分析師郭力野分析,今年2月份,部分地區啟動蔬菜儲備投放機制,確保春節蔬菜供應和價格穩定。3月份,北方設施蔬菜集中上市,南方菜部分品種青黃不接,總體來看,預計全國蔬菜供應仍較充足,菜價略有回落,總體低於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