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慶首現白鶴,內蒙古阿拉善迎來黑嘴天鵝……連日來,擇地而棲的候鳥良禽,給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打出高分,反映出生態環境的改善。
珍稀動物引人注目,然而,更多野生動物卻還在視野之外。湖南千年鳥道變成候鳥死路、廣西東興野味生意興旺……不久前媒體報道的濫獵、濫食、走私野生動物亂象,讓人震驚,更讓人警醒:美麗中國,豈容動物之殤?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一條規定,“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然而在少數人眼裏,“利用”要遠遠大過保護和發展。從食用野味到販賣皮毛、馴化表演、商業化標本製作等,催生出圍繞野生動物形成的灰色利益鏈。
截斷這條利益鏈,法律利劍不可或缺。必須理順部門權責、嚴格執法,加大懲處力度,把更多野生動物納入法律堤防之內。消除這條利益鏈,公眾參與也必不可少。很多觀鳥社團因愛鳥而護鳥,一些環保組織喚起公眾關注,社會組織潛力巨大。激發制度之力、社會之力、個人之力,我們才能與動物夥伴共享美麗中國。(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