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4月3日電(記者蔡敏、楊丁淼)從河南到安徽,一起地跨兩省的重大水污染事件治理情況近日取得新進展。記者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和安徽省環保廳獲悉,經過分階段小流量下泄污水,目前污染團在向前推進中不斷稀釋和降解,並被拉長為帶狀。河南方面已支付此次污染事件的處置和賠償費用400萬元。
淮委水資源保護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1月中旬,河南惠濟河東孫營閘開閘排水,大量氨氮嚴重超標污染水體從河南省下泄。安徽渦河亳州境內水質由此污染加重,大批網箱養魚死亡,淮河干流蚌埠市區及懷遠縣城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
安徽省水環境保護辦公室主任許敬介紹,河南省于1月23日關閉了東孫營閘,停止污染下泄後,安徽採取分階段小流量下泄,逐步稀釋降解氨氮濃度的辦法,以確保5月上中旬污水前鋒流經蚌埠、懷遠縣取水口斷面前氨氮濃度不高於安全的2mg/L。蚌埠市正在加快備用供水工程建設進度,將在4月底前全面建成,保證蚌埠市飲用水安全。
“淮河干流臨淮崗和茨淮新河已開始實施提水和蓄水工作,以保證污水進入淮河干流後如水質還不達標,仍有一定的水體稀釋能力。”安徽省水利廳水政水資源處處長王德勝説。
據介紹,河南方面預支了處置和賠償費用,首批400萬元賠償金已支付亳州市政府,目前正在對養殖戶損失進行核定。
許敬説,污染事件發生後,河南省相關負責人迅速到安徽進行處置工作,目前協調進展良好,這種兩省間積極主動的溝通態度較之以往是一種突破,“但防止跨界污染事件的再次發生,還需建立長效機制,嚴肅查處排污企業超標排放,加快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