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從南海到西太平洋:海軍編隊戰備巡邏訓練全記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03日 22時0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三亞4月3日電(白瑞雪、高毅、甘俊)海軍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4月3日上午返回三亞,圓滿完成戰備巡邏遠海訓練任務。

    從南海到西太平洋,編隊連續航行16晝夜,總航程近5000海裏,進行了30多個科目的訓練。

    出發:全新組合啟航

    鏡頭回放:

    三亞天高雲淡。3月19日下午,編隊緩緩離港,駛向南海。

    執行這次任務的是兩棲船塢登陸艦井岡山艦、導彈驅逐艦蘭州艦、導彈護衛艦玉林艦和衡水艦,隨艦搭載直升機、氣墊艇及陸戰連。井岡山艦是我國目前噸位最大、武器系統較為先進的兩棲船塢登陸艦,蘭州艦和玉林艦均執行過亞丁灣、索馬裏海域護航任務,具有較強的防空、反導和反潛能力,衡水艦是海軍剛服役不久的新型護衛艦。

    記者觀察:

    現代海上戰爭,拼的是自持力、續航力與投送能力。都説“船小好掉頭”,造大船卻是自古以來世界各國孜孜以求的目標。大噸位、多兵種、多艦種、新成員,遠航編隊的這一組合代表了我國海軍艦艇裝備在信息化、一體化等方面的最高水平。從直升機上俯瞰,編隊以護航、防空反潛各種隊形交替航行,海鷗伴飛,白浪相隨。阿基米德曾説,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航行于大海中的這些艦艇,就是以武止戈、維護和平的支點。

    權威解讀:

    (南海艦隊某登陸艦支隊隊長紀洪濤)兩棲作戰艦艇的迅猛發展,是近年來我國海軍水面艦艇建設的一項重大成就。井岡山艦是目前我國除航母外最大的作戰艦艇,裝載量大、航速高、續航力強,為多兵種聯合作戰提供了更好的平臺。然而,裝備入列並不意味著形成戰鬥力。怎樣發揮裝備最大效能,需要不斷在實踐中摸索,這次遠海訓練就是一次寶貴的探索。

    對抗:多維空間實戰

    鏡頭回放:

    3月20日淩晨,蘭州艦、玉林艦和衡水艦在海南島以東海域展開空情威脅條件下艦潛對抗演練。長時間、滿負荷、大強度,演練全程沒有敵情通報,沒有預先方案。面對水下和空中“威脅”齊襲的戰場態勢,參演部隊官兵幾個晝夜沒能合眼。蘭州艦兵力群指揮員陳岳琪表示,防空和防潛是水面艦艇的兩大課題,同時針對這兩個課題進行演練,對艦群隊形指揮、情況處置等都是考驗。

    記者觀察:

    直升機將我們投送至“中華神盾”蘭州艦,這是對抗演練的指揮艦。海面如鏡,而演練已在空中、水面、水下立體展開。唯一能讓我們用感官捕捉的,只有從聲吶兵耳機中傳來的噪音,那是海體的巨大混響以及潛艇于其中悄然穿行的痕跡。

    超視距攻擊,鏖戰于無形。從指揮信息系統構建的數據鏈到編隊帶動的各方參訓部隊,關於遠海訓練,更多的深意存在於我們目光所不能及處。艦隊航行在海洋之上,而它們已經超越了海洋。

    權威解讀:

    (編隊訓練組組長張漢川)紅藍雙方進行實戰背景下“背靠背”自主對抗,對抗過程中,導演部不向雙方通報各自位置信息,逼著雙方在複雜戰場環境下練戰法、練謀略、練指揮、練協同。平時各兵種協同配合的機會不多,更多時候只能依靠模擬訓練。遠海訓練對各戰位操作手來説,面對的是實際目標,壓力很大,通過訓練提升能力的效果也很明顯。

    登島:立體登陸

    鏡頭回放:

    南海水天湛藍,D島一片寂靜。3月21日清晨,各突擊群駛離井岡山艦,展開立體搶灘登陸訓練。

    海空火力掩護下,十余艘衝鋒舟從D島西南側搶灘登陸,組成平面突擊群的陸戰隊員隨即向碉堡、信號塔、營房主樓等要點推進;幾百米外的西北側沙灘,掠海突擊群乘坐被譽為“海上野馬”的國産兩棲氣墊艇抵灘;在平面、掠海突擊群兩線作戰的同時,垂直突擊群成功滑降。數分鐘後,守島防禦兵力全線瓦解,登陸兵力按照預定計劃成功奪島。

    記者觀察:

    塢艙徐徐開啟,地球曲率讓眼前海水看上去像一面墻平推而來。衝鋒舟在馬力與浪涌的對抗中跌宕,舟剛衝上沙灘,陸戰隊員即按作戰編組投入戰鬥。搶灘登陸原本不在計劃中,各兵力出發前才獲知任務;強風讓繩子打了結,乘直升機隊員滑降一度受阻……一切有驚無險,只因實戰化科目檢驗的不是臨陣磨槍,全在平時素養。

    權威解讀:

    (陸戰隊指揮員王文新)實施登陸作戰是陸戰隊的基本職能之一。新型氣墊艇的入列使陸戰隊具備了超越登陸的能力,這是海軍近年來著力發展大型登陸艦的結果。過去,陸戰隊訓練只能在近岸、近海進行,有了裝載量大、航程遠的大型輸送工具作為載體,我們才能夠進行遠海訓練。多在陌生海域和複雜海況下開展訓練,才能滿足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展開島礁作戰的需要。

    巡礁:保衛南海

    鏡頭回放:

    南沙群島是我國南海諸群島中面積最大、島嶼最多的一組群島,由500多個島嶼、沙洲和礁灘組成。作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重要手段,我國派部隊輪流守礁,至今已歷104批。

    3月23日至27日,編隊巡視南沙群島各礁,察看守礁部隊戰備訓練、裝備維護、後勤管理等方面的情況,並慰問守礁官兵。26日上午,編隊巡航曾母暗沙並舉行宣誓儀式。

    記者觀察:

    常年露出水面為島,退潮時出水為礁,藏于水下數十米處為暗沙。從網上抄來的這段解釋,到南海才尋到真切語境。海茫茫,駐守在小礁上的年輕士兵與巡邏在海面的值班艦艇,顯得那麼孤獨。而對於附近海域絡繹不絕的中國漁船來説,他們就是護船的拳、送帆的風。

    面對中國最南端領土曾母暗沙,編隊指揮員蔣偉烈莊嚴宣告:艦隊與南海“榮辱與共”。

    這榮辱,過去的百年曆史已經詮釋,未來的漫長歲月必將繼續證明。

    權威解讀:

    (國防大學學者房兵)這次遠航是實戰化的訓練行動,也是一次宣示主權的行動。守礁官兵為了我們能在海洋中有立錐之地而飽嘗艱辛,我深深感動。這些年來,海軍一線作戰部隊出海頻率高,訓練強度大,執勤和裝備保養任務重。這是好事。只有吃別人吃不了的苦,才能打別人打不了的仗。

    實射:練兵太平洋

    鏡頭回放:

    儘管“敵情”實際上只是一組遙遠海面上的紅色漂浮靶和幾乎隱入天邊雲朵的懸空靶,在各兵力群指揮員看來,它們就是在實戰中艦艇編隊隨時可能遭遇的“敵艦”、“敵機”。

    3月31日9時許,編隊在西太平洋臨時訓練海區進行對海實彈射擊訓練。井岡山艦、玉林艦、蘭州艦、衡水艦主炮先後向漂浮靶發射炮彈,各艦副炮隨即鎖定懸空靶。火光中,目標被擊落在艦艇安全區域外。

    記者觀察:

    炮彈出膛的巨響撞得耳壁發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彈是評估射擊效果的最佳方式。訓練結束,井岡山艦上總結、討論之聲如炮聲迴響,仍在持續:在戰場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在不使用信息化裝備的情況下,如何提高目標命中精度?

    別急,讓炮彈再飛一會兒。

    權威解讀:

    (海軍軍事學術所助理研究員陳雪松)硝煙味讓我有了一種強烈的戰場體驗。現代戰爭未必能見硝煙,但軍人應該有這種體驗。無論檢驗戰法還是培育戰鬥精神,實彈訓練不可或缺。海軍遠海訓練機會有限,因此編隊在這次遠航中密集安排了包括實彈射擊在內的眾多科目,錘煉部隊的核心作戰能力。

    返航:遠航常態化

    鏡頭回放:

    4月3日9時許,編隊順利返回三亞。軍港安靜如昔。在海軍官兵看來,這不過是上一次遠航的結束和下一次遠航的開始。

    記者觀察:

    還沒離開,已經懷念。半個月隨艦遠航,習慣了直升機的轟鳴、陸戰隊員的出擊與太陽在海上升落。我們試圖從中讀懂中國海軍對於未來戰爭的最新理解,體會海軍官兵的戰鬥狀態。對於記者,這是一次難以複製的人生體驗;而對於水兵,風浪是他們經年的生活方式。

    向海軍官兵致敬。

    權威解讀:

    (編隊指揮組組長林海)一次遠航就是一次練兵。遠海機動作戰、遠海防衛作戰等課題,各國海軍絕非紙上談兵,而是在大洋上訓練。回顧這次遠海訓練,我們對武器裝備的性能進行了檢驗,對遠海水文氣象數據進行了收集,更重要的是,各艦之間的協同更密切。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艦上人員不斷輪換,必須通過訓練來實現各級指揮員、操作手與裝備的最佳結合,形成整體作戰能力。未來戰爭是體系對抗,任何一塊短板都可能影響整體戰局。

 
 
 相關鏈結
· 海軍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3日上午返回三亞
· 中國海軍第十三批護航編隊開始訪問阿爾及利亞
· 人民海軍各兵种經60多年發展正逐步向信息化轉型
· 海軍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從西太平洋返回南海
· 海軍聯合編隊在西太平洋開展對海實彈射擊訓練
· 海軍首批作戰艦艇女水兵在遠海訓練中嶄露頭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