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16日電(記者姚玉潔、何欣榮)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屠光紹16日表示,“營改增”在上海“穩增長、促轉型和謀發展”中的功能作用不斷增強,改革紅利持續釋放。下一步上海將在國家部署下,加強郵電通信等行業納入試點的預案研究,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市當日召開“營改增”試點進展發佈會。據介紹,2012年以來,上海成功實現了交通運輸業以及研發和技術等六類現代服務業從營業稅稅制向增值稅稅制的順利轉換。一年零三個月的試點實踐,推動了上海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産業結構加快形成。2012年,上海第三産業增速超過10%,比GDP增速快了3.1個百分點。第三産業佔GDP的比重達到60%,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當前,國內經濟在復蘇中面臨諸多波折。“營改增”作為積極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減稅的重要內容,在上海“穩增長、促轉型和謀發展”中的功能作用不斷增強。
2012年,上海“營改增”試點實現減稅約200億元。截至今年2月底,上海共有16.4萬戶企業納入試點範圍,比年初的11.8萬戶新增4.6萬戶,其中新辦企業達到2.6萬戶,佔比超過半數。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營改增”理順稅制,增強了跨國公司落戶上海的意願。2012年,上海新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50戶,總部經濟的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根據對近2000戶試點企業抽樣調查,調查對象2012年的設備採購金額同比增長136%,就業人員數量同比增長3.04%,高於服務業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在市場銷售增速回落的情況下,試點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9.8%和19.3%。
“通過營改增試點,我們深切感受到,改革是發展的最大紅利。”屠光紹説。
屠光紹指出,上海在試點“營改增”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如交通運輸業雖然整體減稅,但行業中仍有約30%的一般納稅人稅負有所增加。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改革試點的“行業局限”。目前,納入上海“營改增”試點的行業僅涉及原營業稅九大類行業中的“1.5個行業”。二是改革試點的“地區局限”。以交通運輸業為例,其大多具有跨省市經營的特點。實行“營改增”後,交通運輸企業購買外省市物流輔助服務時,因兄弟省市未納入試點範圍,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這些局限,使得試點企業的進項抵扣鏈條不完整,抵扣項目較少,因而出現稅負增加的情況。
根據國務院部署,今年8月1日起,“營改增”將在全國推開,並擇機將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等行業納入試點。屠光紹表示,上海將抓住這個契機,進一步加強對郵電通信等行業納入試點的測算分析和預案研究,充分發揮稅制改革的聯動效應。同時,跟蹤試點企業及行業的稅負變動趨勢,研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確保“營改增”試點的平穩健康運行,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