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山大學“學術共同體”引育青年學科帶頭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27日 16時1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4月27日電(記者葉前)“中大能夠給人提供一種和諧的氣氛,寬鬆的學術環境,任人自由發揮。我們做的是自己想做的,而不是別人要我們做的。”這是2012年從美國歸來的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勇對自己服務的學校的直觀印象。

    回國前,36歲的趙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從事有關細胞衰老的研究,並獲得美國衰老研究聯合會頒發的優秀博士後獎。對他而言,能夠獲得支持以繼續自己的研究項目,比單純提供經濟補助更有吸引力。

    中山大學很快為他籌建了“細胞衰老和癌變研究室”。他也成為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靶向特異性抗癌新藥和疫苗研發”的核心成員。

    “這裡給我提供了更包容的學術氛圍和空間。這也是我願意回來並喜愛這裡的原因。”趙勇説。

    中山大學副校長魏明海説,學校逐漸形成了“大學是一個學術共同體”“教授就是大學”的辦學理念,對優秀人才尤其重視引進和培育。一方面充分發掘現有優秀人才的潛力,努力將其打造成學科帶領人,在學術領地有所建樹和創新突破;另一方面,為青年教師提供有力的科研保障,80%以上的教師能享受到學校提供的科研資助。

    學校提出的“以制度激勵人,以學術氛圍吸引人,以資源保障人,全面創造適合創新人才引進與成長的寬鬆學術氛圍和良好學術環境”的人才工作要求,對那些以學術為生存方式的學者,給予良好寬鬆的學術環境和生活空間。

    中山大學2001年正式啟動“百人計劃”,在著力引進頂尖學科帶頭人和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同時,重點引進35歲以下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建設後備人才梯隊。在人才引進方面專門開通“個案快速通道”,由校長和專家組親自面試、考核,快速、準確地“相馬”,防止錯失人才。

    “百人計劃”先後引進440多人,其中35歲以下的佔比在50%左右,近3年更高達80%。目前,中山大學40歲以下青年教師佔比已達49%,其中有72人獲聘教授職務。

    中山大學人事處處長駱騰説,這批青年人才最突出的特徵就是潛心於學問,把學術的進取作為自己最重要的追求。

    在學術共同體的氛圍中,一大批青年教師入選國家和地方的各種人才項目,獨立承擔國家和地方重要教學和科研項目,新一代學術帶頭人嶄露頭角。

 
 
 相關鏈結
· 外專局:2013外籍人才招聘會在廣州成功舉辦
· 尹蔚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人才支撐
· 2013年送春風全國人才網絡招聘大會于日前結束
· 安徽省打造“合蕪蚌人才特區” 自主創新促崛起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