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擴容與轉型同步推進 武漢工業“兩難變雙快”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02日 07時15分   來源:經濟日報

    始於2011年初的武漢“工業倍增”計劃目前已初見成效。武漢發佈的2012“收盤”數據顯示:工業總産值首破1萬億元,GDP超8000億元,時隔22年,這座城市經濟總量重回全國前10,名列第九位。

    與去年15.2%的工業增速比較,武漢工業構成中步子更快的是國家劃定的7大戰略性新興産業。2011年,武漢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總産值為2240億元,去年突破2600億元,增幅17.3%。

    一要擴張,二要轉型調結構,歷來是工業“兩難”,然而現在“兩難變雙快”,罕見於武漢工業史。

    走進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大樓,查看數據庫上報資訊,統計報表和調查數據,“兩難變雙快”因素顯現。

    新世紀,武漢發展路線圖出現調整,由早先的“商業、交通,兩翼起飛”,轉向“工業強市”,再到“5年實現工業倍增”,兩年工業總投入破3000億元,連續位居副省級城市之首,是2006年至2010年5年之和。

    這些投入,多數出自境外和沿海大企業落戶武漢的大項目,如上海通用在武漢建設年産百萬輛整車項目,武漢光谷與美國矽谷合作的軟體基地,南車高端軌道製造,北車修造基地,聯想全球移動互聯基地等。武漢工業用地集約招商,向高新工業敞開大門,拒絕落後産能,讓工業大招商變成工業大轉型,工業結構大調整。武漢“國家生物産業基地”,引入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不過幾年,曾經落後的生物醫藥,進入國家生物産業主力陣容。

    武漢集中各種政策性扶助資金,向國家劃定的7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傾斜,武漢這7個産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不斷增強。新一代信息技術,武漢網絡僅次於北京、上海。郵科院全球率先實現1根光纖承載30.7Tb/s信號傳輸,供5億人同時打電話,今年,最晚明年實現12.5億對人在一根光纖上同步通話,保持全球超高速光纖領先地位。武漢工業裝備製造,通過激光、數控技術實現“智慧化”,在航空、軌道交通、建橋、造船、港機,以及大型、超大型工業機床製造領域,填補大量空白,屢破世界紀錄。

    過去3年,武漢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資金改造升級傳統産業,去年改造投資升至490.8億元,增幅9%,國內領先。一批用高新技術重新裝備的傳統産業,逐步跨入新工業體系。武漢市經信委預計,今年“七産業”增速將繼續高於工業增長水平,兩年後,年産值將超5400億元,超過全市工業比重三分之一。

    武漢工業轉型同時帶來了“空間流轉”,新中國成立到新世紀以前,在7個中心城區新建和存留的工業,幾乎全部遷往郊外,古老的武漢三鎮漢口、武昌、漢陽萬商大調整,全面轉型現代服務業。(記者 鄭明橋)

 
 
 相關鏈結
· 湖北省省長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專題調研
· 一載客300人的遊輪在長江武漢段起火
· 一載客300人左右的遊輪在長江武漢段江面起火
·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等考察武漢稅收博物館
· 圖表:湖北武漢一化工廠發生爆炸引發大火致苯泄漏
· 湖北武漢一化工廠發生爆炸引發大火致苯泄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