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醫藥局揭秘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背後原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09日 19時09分   來源:新華社

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惡疾溯源
——國家中醫藥局有關負責人揭秘背後原因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王茜)虛假違法醫療廣告猶如頑症惡疾,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久治難愈。而近年來,在這些醫療廣告中,打著中醫的旗號,招搖撞騙,謀財害命的越來越多。

    為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接連幾年將打擊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作為重要工作之一。在對有關媒介進行監測時發現,導致頑疾難愈的原因與規避監管、媒體的生存土壤和違法成本過低有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9日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這樣表示。

    虛假廣告“變臉” 繞過監管

    曾幾何時,在人們對虛假廣告有了些許的防備和識別能力後,廣告的經營者開始另辟新路,將廣告“重新包裝”以新聞報道、講座、講壇等“新面孔”出現在大眾面前。

    中醫藥局統計發現,2013年第一季度共監測到虛假違法中醫醫療信息739條次。其中,99%為變相廣告。

    據介紹,這種資訊可以連篇累牘,各種治療方法,包括病例、各種獲獎的宣傳和照片,極具欺騙性。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副司長麻穎介紹,這是監測當中發現的新的動向,這些方式繞過了政府部門的一些監管,不需審查。這類信息屬於《廣告法》和《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當中提到的變相虛假廣告。但人們往往對這種宣傳的警惕性不高。

    媒介獲利 虛假廣告的“七寸”

    “廣告都是從哪兒打出來的?都是媒體刊登出來的。”麻穎一語道出虛假違法廣告屢禁不止的“七寸”。

    麻穎認為,這是虛假違法廣告之所以氾濫的一個關鍵,醫療機構發佈虛假廣告,也要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

    目前,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佈者,這三者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利益鏈。醫療機構為了宣傳,擴大影響,增加業務收入,要做廣告。廣告經營者、廣告發佈者通過這种經營活動、發佈活動也獲取廣告的收益。而在這裡唯一“失利”的就是受害者,一部分人往往對機構的專業性無從判斷,只能從對媒介的權威性方面進行判斷。

    “通過這幾年對虛假醫療廣告的專項整治,大部分媒體還是對人民群眾負責的,特別是一些權威部門的權威新聞媒體。”麻穎説,我們對發佈醫療廣告有一套嚴格的審查和審批的程序,這裡頭涉及醫療機構、廣告公司,工商管理部門要進行審批,衛生部門要審查。但有時候我們在查處時發現,通過審批的廣告和最後播出來的廣告是不一致的,這個問題就出在最後一個環節。

    麻穎認為,打擊違法醫療廣告、規範醫療市場,要靠綜合治理,要靠整治虛假醫療廣告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合力。

    現行法規降低虛假廣告違法成本

    違法成本很低,經濟利益很大,使得一些機構不惜違法發佈虛假醫療廣告。國家中醫藥局認為,這是虛假違法醫療廣告久治難愈的另一重要原因。

    麻穎認為,現有的法律法規對違法虛假醫療廣告的懲治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法律法規甚至是上個世紀出臺,離現在比較遠,這些法律法規的上限和下限比較低,比如是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或者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這些罰款在當時可能傷筋動骨,但是現在來看也就傷及皮毛。

    近年來,隨著中醫藥事業的快速發展,一些民間資本開始進入醫療衛生行業,醫療機構也日益漸多。老百姓對於中醫的選擇和應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麻穎認為,現有的監管隊伍與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有的地方,就幾個監督人員,對於上百個機構進行監管,從管理上有一定的難度。另外,中醫有自身的特點,這些監督人員還需要具備一定的中醫基本知識,對於中醫的診療方法和方案都要有一定的識別能力,查辦案件的時候才能準確地進行定性。

 
 
 相關鏈結
· 中醫藥局:虛假違法中醫醫療信息99%為變相廣告
· 中醫藥局通知加強對醫療機構膏方推廣應用管理
· 王國強率團訪問位於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總部
· 中醫藥局啟動應急機制指派中醫專家前往雅安災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