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企業深化合作: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將成福建發展新增長極
新華社福州5月22日電(記者 沈汝發)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五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上,福州市提出的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戰略受到海峽兩岸專家、業者的關注。
“經過20多年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戰略格局已基本形成。”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岳説,福州市將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把其作為推進福建新一輪發展的新增長極。
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戰略佈局源於1992年福州市提出的“3820”工程戰略設想。根據這一設想,福州市將以閩江流域和閩東北地區為腹地,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發揮福州對臺優勢,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是關鍵的一步。”福建師範大學産業研究中心主任郭鐵民教授説。
近年來,福州市與台灣在區域合作、經貿往來、産業對接、農業合作、文化融合、民間交往等方面交流密切。
據福州市臺商協會會長蔡聖介紹,落戶福州的台資企業已覆蓋工業、林業、農業、建築業、商貿業、房地産業和服務業,並逐漸從勞動密集型産業轉向電子、汽車、精密儀器等高科技領域。
2012年1月,福州臺商投資區從原來的1.8平方公里擴大到13.26平方公里,從馬尾區擴大到環羅源灣南北兩岸。
“我們很看好福州市場,畢竟鄉里鄉親,距離近,説話懂,各種習俗也都相似,到福州有到家的感覺。”連續三年參加“海交會”的台灣品岱股份公司董事長陳瑞文説,他這次來推介“會呼吸”的透水透氣植草磚,已經接待了上千名參觀者。
福州市已著手編制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2010年—2030年産業規劃。該規劃牽頭人、福建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嚴正透露,福州市將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形成三次産業協調聯動發展。
同時,福州市還將發展都市新型農業,培育規模農業、品牌農業、生物農業、裝備農業等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謝志忠認為,榕臺兩地的要素資源有很大互補性。台灣受市場容量、自然資源、土地、人力資源限制,福州有助於其提高産品、企業、産業市場的競爭力,經貿合作空間巨大。
另外,台灣現在已經進入後工業化時代,可以把福州作為戰略腹地之一,加強榕臺服務業和區域金融整合。
“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對我們臺商來説,是一個新的機遇。我們爭取參與其中,分享兩岸合作交流的成果。”台灣眼鏡廠商上光眼鏡集團董事長黃志雄説。
改革開放以來,福州相繼被國家確定為臺商投資區、海峽兩岸直航試點口岸、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臺胞落地辦證口岸,是大陸對臺優惠政策覆蓋面最廣、兩岸合作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榕臺合作交流要走前頭,福州市將全力以赴打好‘海峽牌’”。福州市市長楊益民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