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走進就業季:如何看待“大學生薪酬不如農民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6月07日 11時0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記者 徐博、周蕊)“大學生薪酬不如農民工”已經不是一個新的話題。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創紀錄的699萬,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尤其是薪酬高低更是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大學生薪酬真的不如農民工嗎?記者深入上海、江蘇、山東,尋找答案。

    “大學畢業不等於社會精英”

    “自動化、計算機等熱門專業的本科畢業生起薪大多在6000至8000元。”上海某高校學生就業服務和職業發展中心主任錢靜峰説。

    “當然,一些高校部分專業的個別畢業生薪酬偏低的情況確實存在,但絕對不是主流。”錢靜峰説,“在我國,大學已經從精英教育轉變成大眾教育,而人們的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人才資源總量已達1.2億人;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0%,在學總規模達到3325.21萬人,主要勞動人口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已達到12.5%。

    供求關係決定價格,這不是什麼深奧的理論。錢靜峰認為,既然上大學“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已經結束,那麼社會也應該坦然接受大學生“身價降低”的事實。

    “高學歷不等於高能力”

    “我們真的很缺乏專業高技能人才。”中建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肖志勇説,“在我們公司,首席技師的待遇相當於公司副總,高級技師的待遇比中層管理人員還要高。”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一項調查顯示,該省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仍然供應不足。為此,江蘇省人社廳啟動高技能人才引進計劃,面向海內外引進具有重大業績成果、緊缺急需的頂尖高技能人才,給予50萬元的資助。

    “大學生對未來有很高的期望,這個我們完全能夠理解。”肖志勇説,“但高學歷不等於高能力,大學生必須有一技之長,符合用人單位的需要,在就業市場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肖志勇特別指出,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存在嚴重的結構性過剩問題——企業的確需要碩士、博士畢業的研究型人才,但需要最多的還是應用型人才——這也是大學生就業和企業招聘“兩難”並存的主要原因。

    “體面工作不等於坐辦公室”

    “有些人認為‘坐辦公室’才體面,不願意去一線崗位工作,造成了部分高校畢業生‘有業不就’的現象。”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李伯平指出,這一現象背後有複雜的社會原因,不能一味指責高校畢業生。

    記者在濟南調研時發現,濟南很多飯店服務員工資在2500元左右,而部分高校畢業生試用期工資只有2000元。據記者了解,當前大學生家庭條件普遍是吃穿不愁,有些畢業生並不著急就業,即使就業,寧可薪酬少點,也要求工作“體面”。

    “從山東省的情況來看,針對大學生的崗位是不缺的,但高端的‘白領崗位’相對不足。”李伯平説,“大學生就業不能脫離國情,我國目前處於工業化中期,大學生都坐辦公室是不現實的。”

    李伯平説,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一線崗位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學生完全可以一試身手。況且,企業讓大學生去一線大多也是為了讓員工熟悉業務,並非沒有上升空間。

    “一方面,我國應加速轉型升級的速度,創造更多適合大學生就業的崗位;另一方面,大學生尤其是學生家長也要找準定位。”李伯平建議,政府應打通崗位之間的通道,同時縮小行業間的差距,為大學生就業創造更好的環境。

 
 
 相關鏈結
· 林少春:始終將促進就業作為人社工作的重中之重
· 河北:高校就業服務將延伸至畢業生“出爐”之後
· 呼和浩特:就業援助惠及2500多個城市"零就業家庭"
· 杜玉波: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幫助畢業生就業
· 2008-2012年城鎮殘疾人新安排就業情況
· 城鄉殘疾人多種形式就業工作研討會在西安舉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