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35萬生態移民扶貧工程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6月19日 11時36分   來源:新華社

告別苦甲天下地 移民拔除窮困根
——寧夏實施35萬生態移民扶貧工程紀實

    新華社銀川6月19日電(記者 李春雷、鄒欣媛)寧夏西海固地區,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原有貧困行政村1560個,100多萬回漢貧困群眾集中分佈於此。寧夏從2011年開始實施生態移民扶貧工程,計劃投資105億元,用5年時間將生活在生存條件極差地區的35萬貧困群眾搬遷至近水、沿路、靠城的區域;再用5年時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截至目前,生態移民工程已搬遷13.4萬人,完成搬遷任務的近40%,生態移民在遷入地已實現穩定生産生活。

    移民新村完善的基礎設施、美好的環境,使生態移民很快適應了搬遷後的新生活。記者在部分遷入地看到,移民新村臨近高速公路,每套54平方米的住宅鱗次櫛比,整齊的溫棚裏種植著西紅柿等新鮮時蔬,自來水、太陽能、水泥路一應俱全……移民開始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慢慢享受接近城裏人的生活方式。

    移民搬得出,關鍵還要穩得住、能致富。培育特色後續産業成為各遷入地努力增加移民收入的突破口。部分移民區採取託管經營方式,積極發展奶牛、肉牛等特色養殖業;也有部分移民區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建設日光溫棚和大中型拱棚;還有的兼顧發展庭院經濟,引導移民發展菜園果園等。

    自治區移民局副局長鄒玉忠説,截至目前,生態移民遷入地已建成設施溫棚和養殖圈棚3.26萬畝(座),奶牛、肉牛等飼養總量超過4萬頭,發展枸杞、葡萄等特色種植業8.97萬畝,並針對5.96萬人開展了教育培訓,已使3萬多人實現了務工就業。

    生態移民扶貧工程還使得西海固地區8.65萬勞務移民由過去赴千里之外打工變為在家門口就近務工,部分勞務移民正悄然經歷著從“打工仔”到“産業工人”的角色變化。

    在靈武市涇靈移民新村,政府引進的一家用工規模上千人的羊絨企業直接將工廠建到了村裏,村民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打工。

    “工廠就建在家門口,既能打工,又能照顧家裏,還省下了外出打工租房等花銷。”已經上班的移民于新香説,進廠後她參加了一個月的上崗培訓,第一個月就領了1400元工資,現在越來越熟練,每個月能掙2000多元。

    以發展溫棚為主的賀蘭縣欣榮移民新村,每戶移民分配一個溫棚,移民區專門安排“技術大戶”從種到銷全方位引領。剛從山區搬遷來的移民從來沒有種過大棚蔬菜,縣上專門請種植大戶傳授技術,帶動經營,打開銷路。同時,賀蘭縣還引進內蒙古企業投資建設肉羊養殖基地,建成後將實現移民“兩條腿”致富。

    2011年搬遷到西海固地區隆德縣沙塘鎮清泉移民新村的張選科一家6口人,過上了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以前種旱地基本沒收益,現在改種溫棚,一茬新鮮蔬菜收入有5000多元,進城打工還能掙4萬多元。”張選科説。

    從2011年啟動生態移民扶貧工程至今,寧夏生態移民5年完成的“時間指針”已走過一半,寧夏各地、各部門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全力推進“下半程”。

    固原市既是寧夏生態移民主要遷出地,又承擔著較重的移民安置任務。自治區黨委常委、固原市委書記李文章説,固原市堅持“不講條件、不打折扣、不犯糊塗、不打退堂鼓”的四不原則推進生態移民,爭取實現8萬縣內移民5年任務3年完成。

 
 
 相關鏈結
· 寧夏新能源發電産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 寧夏銀川多路段設點整治非機動車和行人違法
· 寧夏將全面修復350萬畝移民遷出區的土地生態環境
· 寧夏出臺七個現場處置方案應對危化品運輸事故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