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記者丁宜)中國新疆天山21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産大會上“申遺”成功,獲選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國人為之驕傲,世界為之祝福。
縱觀世界遺産名錄,無論是人文古跡還是自然景觀,無不承載著厚重的文明。“申遺”成功,是國際社會對一國傳統文化或自然景觀的高度認可,既是巨大的榮譽,也將帶來國際財力支援,可謂名利雙收。
每年的世界遺産大會猶如一場盛大的頒獎典禮,聚光燈下,舞臺之上,名單一一揭曉。“入遺”誠可喜,“護遺”責更重。抱“獎”而歸後人們需認真思考,該如何對待和保護這些珍貴的人類遺産。
在遺産名錄上“留名”,為的是永久“留存”。正如其“世界”之名,遺産不分國界,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因其不可再生,所以須倍加珍惜。因其不可替代,所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向拒絕遺産重建項目。
在世界自然遺産——肯尼亞納庫魯國家公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早已滲入當地人的血液。任何喧嘩和大聲説話都會遭到當地人的制止,因為他們堅信各種動物奇觀都是上天給人類的饋贈,“靜靜享受就好”。
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世紀70年代“申遺”成功後,遊客多了,收入漲了,卻因疏于保護而破壞嚴重,一度被列入“瀕危遺産”。厄政府採取一系列補救措施後,該島直到2010年才得以“脫危”,教訓足夠深刻。
作為自然和文化的“活化石”,一些世界遺産經受著天災和人禍的破壞。在今年的世界遺産大會上,曾因大地震嚴重受損的伊朗巴姆古城成功“脫危”,而在戰亂中的敘利亞,全部6處世界遺産不幸“入危”。
為保護古跡,泰國和柬埔寨政府決心維護柏威夏寺周圍地區和平,此前兩國的炮火曾威脅該寺廟的安危。中國和柬埔寨對柬埔寨茶膠寺進行聯合考古,而德國保護隊也聯手中國專家對茶膠寺的須彌臺沙岩雕刻展開保護實驗研究。
在漫漫的歲月長河裏,人類的先祖不僅創造了令人讚嘆的文明,更為留存這些遺産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當今,在“護遺”上我們不僅需要理念和口號,更需要積極的行動,爭取把這些人類共同的遺産完整地傳給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