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10日 20時49分   來源:新華社

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二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 齊中熙)“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揭示了改革開放在當代中國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的發展進步就會永葆蓬勃生機與活力。

    35年來,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源於改革開放。當前,唯有充分釋放改革開放紅利,才能全面激活中國發展潛力,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

    2013年6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

    這個當年中國改革開放星火燎原的起點,如今又在進行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的新探索,著力對土地集約化、規模化進行提升。

    當年小崗村“大包乾”帶頭人之一關友江之子關正景一家,幾年前把家裏的13畝地都租了出去,用租地和農業綜合補貼的收入添置了餐具等,蓋起了“大包乾農家樂”飯店。“咱家在村裏第一批辦起了‘農家樂’飯店,這幾年每年純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關正景告訴記者。

    目前,小崗村土地流轉額已達8000多畝,佔全村耕地的44%左右。村裏制定了統一的流轉費用標準,國家的糧食補貼仍然發放給農民。2012年,村裏實現總産值5.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0200元。土地流轉政策再次讓小崗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無論是30多年前的分田到戶,還是現在的土地集約化,改革的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為了農民過上好日子。”小崗村黨委書記鄭樹銳説。

    用幾十年完成西方發達國家數百年的歷程,中國靠的是發展,走的是改革開放之路。通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成就了令世人矚目的“中國奇跡”: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實現總體小康,國家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在世界舞臺扮演重要角色……

    進入2013年以來,全球經濟不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目前中國經濟追求的並不是簡單的速度,而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努力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説。

    他表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依靠改革促進轉型,激發社會、企業、個人的活力和創造力。要繼續以開放促進改革,以改革來推動升級。

    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只能靠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辦法解決。目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在瀋陽鐵路局大連貨運中心面積最大的倉儲物流基地——金窯支線營業部,正值午飯時間,櫃臺前依然有員工值守。每隔幾天就要來這裡辦理業務的大連璽達物流公司工作人員説,以前往往需要一週時間才能“請”到車皮,如今只要3天。

    “想要在市場吃得開,就得把服務當成天。”大連貨運中心書記陳希強説。

    從6月15日起,全國鐵路實施貨運組織改革,推動鐵路貨運從計劃全面走向市場。這是繼不再保留鐵道部、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之後,中國鐵路又一重大市場化改革。

    與此同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也在緊鑼密鼓推進。6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又有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取消和下放。這是繼5月宣佈取消和下放133項行政審批事項後,國務院“簡政放權”又一重大舉措。

    “要進一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簡政放權,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環境,為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務;要完成要素領域的市場化改革,真正放寬準入,破除行政壟斷,實現讓市場配置資源,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歷數改革攻堅的“骨頭”。

    目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等現象亟待解決,就業、醫療、教育、住房、養老、環境等民生保障還需繼續完善。

    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只能靠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辦法解決。當前,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利益格局調整的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4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經濟工作時明確指出,“把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貫穿持續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不斷改善民生全過程”,做到“穩中求好、穩中求優”。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收入分配改革、教育衛生改革、財稅金融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十八大以來,一項項改革舉措相繼出臺,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

    “如果説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肩負著打破計劃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軌使命的話,那麼今天的改革開放,在繼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肩負起為經濟轉型提供體制機制保障的新使命。”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聶高民説。

    改革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需要以更大決心推動改革開放

    “城裏看病、養老都方便,大孫子上學也方便。”當了一輩子農民的任正興如今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用兒子在廈門打工賺回來的錢,加上出租農田所得資金,去年他和老伴在福建大田縣買了一套商品房。閒不住的57歲老農眼下尋思著擺個攤售賣他擅長製作的竹製品,賺錢補貼家用。

    中國城鎮化率未來一段時期至少還有20個百分點以上的增長空間,意味著還將有兩億多人成為城鎮居民,這些人進入城市後其消費水平有望增長30%左右。

    “未來十年,中國有城鎮化紅利、內需紅利和改革開放紅利這三大紅利,而改革開放紅利最具根本性。”遲福林認為。用好改革開放紅利才能全面釋放中國發展潛力,支撐全面小康的實現。

    面向未來,中國已經確定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如何實現這一偉大目標?答案就在改革開放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只有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才大有希望。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為中華兒女描繪出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只有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才能把美好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相關鏈結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