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到池浦河裏去游泳嗎?”這是日前網民對浙江環保部門下的“挑戰書”。池浦河是浙江溫州出了名的臭水溝。浙江主管環保工作的副省長已慨然應戰:“兩年為限,與當地環保局局長一起下河游泳。”此舉表明了浙江治理污染的決心。
同其它發達地區一樣,這些年,浙江也患上“三污病”——空氣不清新了,食品不安全了,水臟了。“寧可放緩GDP增長,也要根治污染。”年初省委、省政府向群眾立下“軍令狀”,一系列措施隨之出臺。
對於空氣質量,浙江堅持高標準底線:省財政投入3億元,建立空氣質量實時監測體系,隨時將檢測結果予以公佈。同時,出臺空氣質量管理考核辦法:所有市、縣(市)考核PM2.5不達標者,不僅取消下一年度申報重大項目資格,還將受到嚴厲經濟處罰。
如何解決“入口”問題?浙江提出“治未病”——從源頭上確保“入口”安全。食品安全部門多批次、梳篦般對食品隱患進行大排查,水果蔬菜亂用保鮮劑、“問題豆芽”濫用添加劑等13類“重症”被鎖定並逐一整治。一張食品安全責任網也全面拉開——全省共建立114530個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網格,建成率100%;85個涉農縣1235個鄉鎮中,已有1202個設置了農産品檢測室,引入電子化等管理手段,實現實時監測,並可層層追溯。
作為典型的水鄉,河道污染一直是浙江的頑症。從年初開始,浙江全面開展河道整治工作,成立了“三級河長制”:鎮長、社區長、村長分三級對區域內河流實現“無縫”全覆蓋管理。每一條河邊都立起“河長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和舉報,一些地方的“垃圾河”、“黑臭河”也上網公示,落實整治責任。截至目前,湖州在全省率先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建制鎮全覆蓋,成為環太湖流域唯一入湖全部達三類水質以上地市。溫州不少河道也重新碧波盪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