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21日電(記者 周潤健)“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22日23時56分,帶來滾滾熱浪的大暑節氣正式登場。專家提醒,大暑是一年裏最熱的時候,極端的氣溫易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會帶來種種不利,公眾要注意加強自身保健。
“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每年公曆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節氣開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後,熱死泥鰍”“大暑到,暑氣到”等諺語。
進入“大暑”後高溫“桑拿天”將增多,這樣的天氣給人們的工作、生産、學習、生活各方面都帶來很多影響,因此,此時節的自我保健就顯得很重要。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提醒説,此時節,公眾要學會寬容,做到心平氣和,遇事儘量冷處理,遠離“情緒中暑”。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在烈日下暴曬,外出時最好隨身攜帶防暑藥品。同時,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掌握正確的飲水方法,多次少量地飲用涼白開,並加少量鹽,以補充體內鹽分。
飲食要清淡,少吃脂肪類厚膩葷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適應夏天胃腸的消化能力。為預防中暑,可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大豆、紅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帶、山藥、萵苣、紫菜、西瓜、香蕉等。
保健專家特別提醒説,一旦發生中暑,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給其喝些淡鹽水、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