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任衛東、孔祥鑫、關桂峰)從一季度的7.9%,到上半年的7.7%,今年北京市GDP增速連續兩個季度超過全國水平。但相較于增長速度,北京市近年來更追求與首都發展階段和城市功能定位相適應的增長質量,甚至不惜以主動犧牲經濟增速為代價。正是率先覺悟,主動作為,北京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贏得了更大的主動。
減速提質,北京主動作為
首鋼石景山老廠區的爐火鋼花書寫過北京的工業榮耀,樓市的燥熱和車市的狂飆也曾拽動首都經濟持續奔跑。
為“調結構、轉方式”,北京市主動“減速提質”,把切實改善城市環境和民生質量,提升首都“四個服務”水平置於GDP之上。2011年開始實施限房、限車和首鋼主流程停産等主動調控政策,當年即直接拉低經濟增速2個百分點。
從2011年開始,北京多次在全國GDP排名中“敬陪末座”。面對“墊底”,北京市迎難而上,搶抓機遇,顯示出“率先垂范、主動作為”的底氣和自信,並且贏得了更大的發展主動。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深入,北京經濟社會運行“穩中有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北京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指出:“從上半年的情況看,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態勢是好的,特別在以下四個方面比較突出:就業尤其是大學生新增就業崗位處於全國領先的狀況,反映了首都經濟的活力;外部投資特別是外商投資的較快增長,反映了首都經濟的吸引力;高端産業的快速發展,反映了首都經濟轉型升級的巨大潛力;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反映了首都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如今,北京為改善空氣質量和交通擁堵,繼續嚴格控制機動車規模;為穩定房地産市場,在落實“國五條”調控政策上被稱為“最嚴”;為推進産業結構優化,高污染企業正有序退出,第三産業比重持續上升。
“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決定了不同的産業結構,不同的産業結構決定了不同的經濟增速。”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磊説:“上半年7.7%的GDP增速是在一系列重大政策持續發揮效應的前提下取得的,是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要求的增長。”
轉型升級,“四化”同步發展
“現在是未來的歷史,經濟規律不可違背,發展階段難以逾越。”在北京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期間,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與各區縣、部門及企業負責人進行分組討論時,談得最多的還是“推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保護生態環境”。記者注意到,關於“GDP增速”,王安順在討論發言和插話中只字未提。
趙磊説,“目前,首都經濟逐漸呈現出産業高端化、佈局集聚化、企業總部化、業態融合化等‘四化’同步發展的新局面。”今年1至5月,北京六大高端産業功能區增加值佔比由2011年的40.5%提高至43%左右;總部經濟佔全市經濟的比重達到45%左右。
北京服務業增加值目前佔GDP比重已達76.4%。北京市商務委主任盧彥介紹,不久前落幕的第二屆京交會,成交總額達到786.9億美元,同比增長30.9%,“北京服務”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已成為首都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告訴記者,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1-5月總收入增長26.5%。入駐企業的創新實力不斷增強,以成立僅三年的小米科技公司為例,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32.7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介紹,為發揮文化企業的引領作用,北京積極推進出版單位轉企改制,加快文化保稅區、首都核心演藝區等重大項目建設。國家廣告産業園、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等一批重大文化項目建設正穩步推進。預計上半年文化創意産業收入增長可達到8%左右。
節能降耗,民生持續改善
“不再以經濟增速論英雄,真正擺脫GDP崇拜”——發展思路的轉變,使北京能用更多的資源推進節能降耗,關注民生改善。
北京霧霾頻發,人們期盼能在清澈透亮的藍天下暢快地呼吸。北京市主要領導多次表示,“大氣污染治理是新的發展階段躲不開、繞不過的重大問題。面對挑戰和任務,我們一定要下最大的決心,盡最大的努力”。
“要實現PM2.5平均每年下降6%的目標,確實需要付出超常規的努力。”為此,北京推進實施治理大氣污染、水污染、生活垃圾等三年行動計劃,相關政策大到壓減燃煤、淘汰落後産能,小到餐飲油煙、幹洗店污染控制等細微之處。
近年來,北京建設四大燃氣熱電中心、污染企業調整退出等一系列節能減排措施逐一落實,節能降耗也走在全國前列。2007至2012年,北京市萬元GDP能耗由0.64噸標準煤下降到0.4噸標準煤,水耗由35.34立方米下降到20.5立方米,降幅均達40%左右。
在住房、交通、教育等方面,北京努力辦好一件件實事。棚戶區改造成為重大民生工程,惠及5.1萬個家庭的85個項目將於今年全面啟動;北京新機場等重大項目加緊開展前期工作,地鐵線路加快建設;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學位緊張狀況正努力緩解……
“惠民措施是否實在、有效,就是要看老百姓能否‘看得見、摸得著’。”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説。
上半年,北京就業市場平穩,登記失業率保持在1.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22 .4萬人,實現失業人員和農村勞動力就業10.7萬人。社保相關待遇標準上調10%左右,城鎮職工參加五項保險的人數平均增幅達到10%以上。
“就業情況反映了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內涵。”經濟學家馬光遠評價,就業數據的良好表現也從一個側面印證出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