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44家中央企業被評為2012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03日 18時25分   來源:新華社

44家中央企業被評為2012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記者 何宗渝)國務院國資委3日公佈中央企業負責人2012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兵器工業、一汽集團、招商局等44家中央企業被評為2012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

    考核結果顯示,在獲評2012年度考核A級的企業中,華電集團、中國電信、大唐集團、中國電子、中電投、中煤科工為新進入企業;發電企業排名均大幅上升,其中華能集團排名上升34位,是排名上升最多的企業;排名下降超過10位的企業共有6家,其中中交集團排名下降29位,是下降最多的企業。中國航空、南航、東航、中煤集團、中船工業、中材集團、中國黃金、中廣核8家企業未能繼續獲評A級。

    圖表:44家中央企業獲評2012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新華社記者 胥曉璇 編制 

    2010—2012年是中央企業負責人第三任期,國資委同時公佈了該任期業績考核結果,中國建築、中國建材、中國電科等45家中央企業被評為任期業績考核A級。

    此外,中海油、中國建材、國機集團等43家企業獲得業績優秀企業獎,中航工業、中船工業、南方電網等31家企業獲得科技創新企業獎,國藥集團、新興際華、中紡集團等11家企業獲得管理進步企業獎,華能集團、中煤能源、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等19家企業獲得節能減排優秀企業獎。

    截至目前,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為113家。

央企考核有哪些看點?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記者 何宗渝、鄭曉奕、王敏)國務院國資委3日公佈央企負責人2010-2012年任期和2012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以及任期考核特別獎獲獎企業名單。在這幾份榜單上,有的企業穩中有進,有的企業異軍突起,有的企業風光不再。

    哪些因素使得央企考核排名上升或下降?為什麼有的央企能獲得考核特別獎?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記者就此採訪了國資委、企業和專家。

    看點一:考核結果與500強榜單不完全一致

    在《財富》雜誌最新公佈的2012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上,有44家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上榜,與獲評年度A級企業數量一致,但兩份榜單的上榜企業有所不同。

    比如在世界500強榜單上,中國移動的排名與中石化相差67位,但在考核中奪魁,而在世界500強中排名上升了3位的中交集團在考核中下降了29位,在世界500強中排名141位的中鐵建未能獲評A級。

    “500強排名的唯一指標是營業收入,國資委對央企的考核並非完全以營業收入或利潤論英雄,而是全方位的考核,考核排名是央企經營效益和質量的體現。”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

    看點二:宏觀大勢導致少數企業大起大落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獲評年度A級的企業中,有13家企業排名下降,除降幅明顯的中交集團外,中國建築、中國建材、神華集團和五礦集團也分別下降了26位、17位、16位和15位,鋼鐵企業無一獲評A級。

    “這些降幅明顯的企業有一些共性特徵。”李錦説,這些企業所處行業去年普遍不景氣,而這些企業體量太大,調頭太難;排名下降並不意味著這些企業負責人的經營能力出現了問題,而是真實體現了這些行業和企業加快結構調整的緊迫性。

    由於去年煤炭價格大幅下降,往日風光無限的神華集團排名大幅下降,而五大發電集團悉數獲評A級。其中大唐集團、華電集團、中電投為新晉級企業,華能集團排名上升34位,是A級企業中排名上升最多的企業,國電集團排名也上升了27位。

    “由此可見,國資委的考核辦法也並非盡善盡美,有的企業的考核結果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較大,考核辦法還有完善的空間。”李錦説。

    看點三:鼓勵科技投入顯成效

    在2012年度新晉級A級企業中,中國電子的表現引人關注。“能獲評A級,科技投入對我們的考核結果貢獻巨大。”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董事長芮曉武説。

    據統計,在2010-2012年三年任期內,中國電子每年的科技投入增幅均保持在15%以上;2012年達到59億元,同比增長32.2%,特別是在集成電路和軟體板塊,科技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15%。

    “國資委將企業科技投入視同利潤進行考核,極大增強了企業進行科研投入的積極性,而創新能力的持續增強又助推了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即使面臨‘前有外資企業、後有民企追兵’的激烈競爭和2012年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下,我們仍創造了歷史最好效益水平。”芮曉武説。

    看點四:特別獎實至名歸

    國資委公佈的2010—2012年任期業績考核特別獎獲獎企業名單,新興際華集團獲得管理進步企業獎,可謂實至名歸。

    2012年這家以鋼鐵和紡織服裝為主業的企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2.15%和12.83%。企業快速發展的背後,有技術優勢的支撐,但其獨特的“225”管理創新體系令人印象深刻。

    新興際華集團董事長劉明忠説,這套管理體系的核心是將企業經營各項指標分解到班組甚至個人,實現“指標層層分解、責任層層落實、壓力層層傳遞、活力層層激發”和市場信息內循環、應對市場快速聯動。業內專家認為,這套管理體系給員工帶來極大壓力,未免有些“殘忍”,但卻實實在在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益和質量。

    在年度考核結果中,華能集團排名上升,並領跑任期節能減排優秀企業獎榜單。“到2012年底我們的清潔能源裝機達到2830萬千瓦,佔總裝機的比重超過20%,同時3年間我們的火電機組供電煤耗下降超過11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比2009年底分別下降8.09%和4.21%,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為我們在考核中加分不少。”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説。

    看點五:“指揮棒”指向更高目標

    2012年底,國資委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進行了第三次修訂,從今年開始,央企負責人任期考核將取消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指標、增加總資産週轉率指標,進一步增加經濟增加值權重、降低利潤總額權重。

    “這是兩個重大變化,實質是對央企的經營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李錦説,考核是央企經營活動的“指揮棒”,取消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指標、降低利潤總額權重,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以往央企追求規模擴張、只顧眼前利益的做法,而考核總資産週轉率和增加經濟增加值權重,則要求央企進一步提高資本使用效率、更注重為股東創造價值。

    最新修訂的《暫行辦法》對對標考核提出明確要求,外向型企業需引入國際化經營指標、鼓勵央企與國際先進企業對標;在獎勵方面,《暫行辦法》還明確將設立國際化經營特別獎和品牌建設特別獎。

    “這些考核細化措施,劍指世界一流。”李錦認為,央企已經順利完成“做大”的階段,現在要著力“做強”和“做優”。“什麼叫強什麼叫優?拉出去與跨國企業一比就知道了!國資委的這幾招,真正抓住了‘牛鼻子’。”

央企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的變遷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記者 何宗渝)“我要讓他們(央企負責人)睡不著我才睡得著,如果他們都睡著了我就睡不著!”10年前,國資委首任主任李榮融在第一次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的一番話至今仍為人樂道。

    李榮融讓央企負責人睡不著的辦法就是考核。2003年10月,國資委出臺《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並於2004年開始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經營業績進行年度考核和3年任期考核。

    “考核按照年度考核與任期考核相結合、結果考核與過程評價相統一、考核結果與獎懲相挂鉤的原則,明確了央企負責人的經營責任、權益和評價機制,從根本上改變了之前國有企業無人關心、無人負責的狀態,使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的責任得到層層傳遞、層層落實。”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

    據了解,國資委最初制定的考核辦法包括基本指標和分類指標,其中基本指標包括主營業務增長率、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率、利潤總額和凈資産收益率,分類指標根據各企業所處行業、發展階段等因素而各有不同。國資委根據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得分,將年度和任期經營業績考核最終結果分為A、B、C、D、E五個級別,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央企負責人任免的重要依據。

    考核的效果很快顯現出來——從2003年到2006年的第一任期,中央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從4.47萬億元增加到8.14萬億元,利潤由3006億元增加到7547億元;到2012年,這兩項指標分別達到22.5萬億元和1.3萬億元。

    央企負責人的薪酬又是如何確定和兌付的呢?以開展考核的第一年2004年為例,國資委給央企負責人確定的平均年薪約為稅前35萬元,其中約15萬元是基本薪酬,約20萬元是與企業經營挂鉤的績效薪金。根據《暫行辦法》,績效薪金中有60%為當年兌付,剩餘40%要等到任期結束並經過審計後才兌付;對於獲評D、E級的企業負責人,國資委還將根據其考核分數扣減績效薪金。

    雖然各界對央企負責人的薪酬水平看法各異,但這種考核辦法較好平衡了激勵與約束之間的關係。

    國務院國資委綜合局局長劉南昌介紹説,對中央企業負責人進行年度和任期經營業績考核,將“裏子”“面子”和“位子”結合起來,真正解決了誰對企業負責的問題。“所謂‘裏子’,就是央企負責人的薪酬中有60%與業績相結合;‘面子’就是考核評級,太差了他們面子上挂不住;連續兩年未能完成考核目標,企業負責人就得換‘位子’或者被免職。”

    變則通,不變則壅。隨著央企不斷做大,國資委也不斷對一些考核指標進行相應調整。比如強化對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管理創新等方面的考核,以促進企業轉方式、調結構;2010-2012年任期央企全面實行經濟增加值考核,以引導企業從注重利潤轉變為注重為股東創造價值;2012年底修訂的《暫行辦法》將絕大多數企業的經濟增加值權重提高到50%,而利潤總額指標權重下降到20%。

    經濟增加值指稅後凈利潤扣除全部資本成本後的所得。“2003年全部央企的經濟增加值只有21億元,但2012年達到3748億元,這才是真金白銀。”劉南昌説。

    “央企是要踢世界盃的!”最新修訂的《暫行辦法》取消了對任期內企業營業收入增長率的考核、新增了總資産週轉率指標,要求外向型企業需引入國際化經營指標、鼓勵央企與國際先進企業對標,並增加了國際化經營特別獎和品牌建設特別獎,以表彰任期內國際化經營成效顯著和品牌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企業。

    “考核就是‘指揮棒’,國資委的這些調整措施,就是要求央企從追求規模擴張的軌道轉向追求更高質量的軌道,從國內競爭轉向國際競爭。”李錦説。

央企負責人第三任期和2012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

    根據《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22號,簡稱《考核辦法》),中央企業負責人2010-2012年任期和2012年度業績考核結果經國資委主任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將A級企業名單和任期業績考核特別獎獲獎情況通報如下: >>>詳細閱讀

審計署公佈10戶中央企業和3家銀行審計結果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審計署10日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10戶中央企業2011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和3家銀行2011年度資産負債損益審計結果。

    去年,審計署統一組織了對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等10戶國有企業財務收支審計。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黑龍江、遼寧兩省嚴肅查處兩起中央企業責任事故
· 上半年中央企業利潤增長18.2% 生産經營穩中有進
· 國資委:2013年上半年中央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8.2%
· 國資委團中央領導接見中央企業系統團十七大代表
· 蔣潔敏出席部分中央企業駐津子企業負責人座談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