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群眾需求就是官兵第一行動——二炮抗震救災記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06日 11時3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8月6日電(張選傑、張文靜、孫二朋)7月22日,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漳縣交界發生6.6級地震,岷縣多個村莊告急。第二炮兵抗震救災部隊220多名官兵在受災最重的梅川鎮永星村,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行動。

    用心構築“帳篷屋” 確保群眾住上“安全家”

    地震發生後,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員邱文明和政委王定放坐不住了,第一時間拿起電話向上級請戰。同時,部隊緊急啟動搶險救災預案,隨時準備奔赴前線。

    這支部隊有著豐富的救災經驗,他們先後參加了玉樹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等救援行動,出色地完成了搶險救援任務。

    22日12時,接到抗震救災命令後,部隊迅速趕赴災區。經過6個多小時的跋涉,當日晚,第一梯隊抵達重災區岷縣梅川鎮永星村。

    按照前方指揮部的統籌安排,第二炮兵部隊的主要任務是及時保障受災群眾的住宿需求、保護他們的生命財産安全。

    天氣預報顯示,震後48小時內有雨。“一定要趕在大雨來之前,給所有受災群眾搭好帳篷!”邱文明的話擲地有聲。

    搭設帳篷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把3噸多重的帳篷搬到多個偏遠的點位上。官兵手拉、肩扛帶著60頂帳篷徒步翻山越嶺10余裏運到村子。

    23時許,60多頂“帳篷屋”搭建完畢。接著,突擊隊員從隨時有可能再坍塌的房屋中“搶”出還能使用的門板和被褥,給受災群眾搭起床。

    儘管群眾暫時有了落腳的地方,但邱文明一夜未合眼。雨一直下,若不在帳篷外挖出排水渠,有可能發生次生災害。

    於是,在第二梯隊23日淩晨3點趕來之後,兩個梯隊迅速會合連夜搶挖排水渠。截至23日14時許,所有帳篷搭建完畢,所有水渠修挖結束。

    讓“藥黃金”重見陽光 全力降低群眾財産損失

    “首長,能不能幫我們把家裏的藥材挖出來?”永星村村民李俊文焦急地説。在永星村,中藥材幾乎是村民唯一的收入來源。

    “中藥材是村民的‘藥黃金’,家已經沒了,藥再沒了,群眾接下來的日子就更難了。”王定放對救援官兵説,“每名官兵都要將群眾的第一需求化作部隊的具體行動,一定要想辦法把群眾的財産損失降到最低。”

    命令一下,救援官兵立即行動起來,冒著余震不斷的危險進入危房,用手刨、用肩扛,為群眾搶挖、運送藥材。此時,不管是將軍還是士兵,都奮不顧身地為人民群眾的財産安全築起一道堅固的“防護墻”。

    全村共有90多噸中藥材被埋,藥材挖出後還需解決存放問題,防潮防雨成了難題。救援官兵發現,雖然很多房子已全部倒塌,但房子的門樓依然堅挺。於是他們將挖出來的磚塊堆起來,在上面放些瓦片,最後把藥材摞起來放在瓦片上,用塑料布遮上。

    從23日晚到27日下午,90多噸藥材全部被搶挖出來。此時,很多官兵已經40多個小時都沒有合過眼,手上磨出了水泡,衣服、鞋子全部沾滿了黃泥。

    “這些價值上千萬元的藥材不能總這麼放著,要想辦法給群眾聯絡藥企。”王定放在一次抗震救災會議上表達了為受災群眾聯絡藥企的想法。

    很快,在各方幫助下,多家藥企以市場價收購了永星村村民的藥材。“目前,價值100萬元的藥材已經賣出去了,相信還會有更多愛心藥企來收購。”王定放説,這不僅讓村民吃了個“定心丸”,也讓連續作戰的官兵欣慰不已。

    訪貧問苦情暖岷縣 魚水情深感動災區

    疏通河道、清除淤泥、拆除危房、巡診救治、修建校舍……救援行動展開以來,第二炮兵抗震救災部隊沒有停止過戰鬥。

    “我們少合一會兒眼,群眾就能更踏實一些。”二炮某基地副政委朱忠良説。

    永星村是岷縣遇難人數最多的一個重災村。災難讓不少孩子失去了至親。得知這個消息後,救援部隊為孩子們送去了文具用品、鞋子、書本等近10萬元的慰問品,並鼓勵官兵和受災孩子結對幫扶,給予他們心理疏導和安慰,並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災區裏,時刻都涌動著感動。在部隊官兵給當地群眾送去溫暖的同時,他們也深深體會著群眾給予的感動:岷縣西江鎮小學10多名老師冒著傾盆大雨給部隊官兵送來吃的;紅水村80多名父老鄉親送來感謝錦旗……

    “救援期間,很多群眾都會自發慰問我們,讓人很感動。我們再苦再累也值得,能多救一個群眾就多救一個。”朱忠良説。

 
 
 相關鏈結
· 中央軍委給二炮某導彈旅記一等功慶功大會舉行
· 第二炮兵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大會21日在京舉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