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蛟龍”第二航段首次下潛 海底多金屬結核豐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09日 07時33分   來源:人民日報

“向陽紅09”船回收“蛟龍”號。國家海洋局供圖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起吊。新華社記者 余曉潔 攝

    核心閱讀

    北京時間8月8日1時許,“蛟龍”號在位於東北太平洋的我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詳細勘查區,進行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下潛——工程下潛,最大深度5268米。

    通過海下9個多小時工作,本次下潛確認載人潛水器的技術狀態良好,進行了近底航行拍攝,發現了多種海底生物,並測算出結核覆蓋率約為50%。

    記者了解到,這是“蛟龍”號第六十三次下潛,主要任務是狀態確認、土工力學原位測量,以及拍攝海底結核和生物照片兼顧大型底棲生物誘捕。下潛人員為葉聰、楊波、張同偉。

    獲得大量高清視像,初步測算該處多金屬結核覆蓋率約50%

    當地時間8月7日早晨,作業區風雨交加,隊員們穿著雨衣,堅守在各自崗位上,等待著下潛命令的下達。

    “各崗位注意,此次下潛是第二航段首次下潛,請相關人員謹慎操作!”“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現場指揮部總指揮劉峰提醒道。

    當地時間7時12分,全體人員各就各位。“布放潛水器。”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7時45分,“蛟龍”號被布放入水。8時02分,潛水器開始下潛。

    12時許,“蛟龍”號下潛至5200多米。葉聰等3人分別進行了載人潛水器的功能和性能的檢測,開展沉積物土工力學原位測量,兼顧進行生物誘捕,開展近底航行拍攝。14時30分,“蛟龍”號拋棄壓載返航,3個多小時後,被回收至甲板。

    據介紹,通過本次下潛,發現了潛水器海水泵注水閥等出現的一些技術故障,達到了驗證“蛟龍”號技術狀態的目的;獲得了大量的海底高清視像,初步測算出此處多金屬結核覆蓋率約50%;發現了多種海參、魚、海星、柳珊瑚、海蛇尾、蝦等海底生物。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董彥輝説,“蛟龍”號幫助科考人員驗證了該區域多金屬結核的高覆蓋率。從視頻看,詳勘區多金屬結核雖然個頭不大,但分佈密密麻麻。它們形狀規則大多為橢圓形,少量為菜花狀,主要成分是錳、鐵、鎳、銅和鈷。

    據悉,當地時間8月8日—8月12日的天氣狀況和海況符合下潛作業要求,科考隊8月8日對“蛟龍”號進行檢查維修,8月9日—12日或將進行2—3次應用下潛。

    探索深海採礦,本航次計劃嘗試誘捕遷移幾種海底生物

    “今天下潛作業的合同區詳細勘查區錳、鐵、鈷等金屬豐度和品位比較高,具有良好的實際開採前景。‘蛟龍’號把試驗性應用航次選在這裡,就是進一步把這裡的結核覆蓋狀況和海底地形地貌搞清楚。”劉峰介紹説。

    因此,“蛟龍”號攜帶了兩樣特殊設備一同下潛。一個是深海沉積物土工力學原位測試儀。“按作業計劃,‘蛟龍’號坐底後,土工力學原位測試儀將開展靜力觸探測試和十字剪切測試。簡單説就是測沉積物的軟硬,為以後建造深海採礦設備提供重要參數。”來自長沙礦冶研究院的工程師陳銘告訴記者。

    另一個則是深海誘捕裝置。劉峰説,“蛟龍”號下潛還要“了解該區域的巨型底棲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結構,為深海採礦環境影響評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本航次我們計劃對沉積物和生物進行原位採集。用生物誘捕裝置嘗試把幾種海底平原的生物遷移到海山鏈,過段時間再來看看,如果它們能快樂生活,就説明在平原地區採礦不會對生物多樣性帶來嚴重損害。”現場首席科學家王春生説。 

    不過,初次隨“蛟龍”號下潛的深海沉積物土工力學原位測試儀未能正常工作,有待後續改進。此外,王春生説,誘捕籠誘捕作業不太成功,將研究改進誘捕裝置。

    劉峰表示,第二航段一些年輕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科學家加入到深潛隊伍中。首次下潛為工程下潛,雖然沒有獲得相關的樣品,但是完成了部分下潛任務,為接下來的應用下潛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綜合人民日報記者 余建斌、吳月輝和新華社記者 余曉潔報道)  

 
 
 相關鏈結
· “蛟龍”號發現作業區多金屬結核覆蓋率高
· 記者手記:“蛟龍”攜特殊設備下潛,展望深海採礦
· 記者手記:“蛟龍”攜特殊設備下潛 展望深海採礦
· “蛟龍”號抵達作業海區為下潛“熱身”
· “蛟龍”號抵達作業海區為下潛進行“熱身”準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