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二代棉蟲把莊稼毀得厲害,我來到農家書屋找了本科技書,學了對付的法子,一用還真好使。”日前,吉林省大安市聯合鄉紅旗村42歲農民李洪安向記者説,他從此就成了農家書屋的常客。近年來,農業大省吉林先後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文化大院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構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文化工作短板在農村,農村文化建設關係農民文化權益,更關乎農民素質的提高。”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莊嚴強調。
在提高農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水平過程中,吉林充分調動市場、社會、群眾多元主體的積極性,形成農家書屋“國家援建、省裏幫建、市裏興建、縣區自建、社會助建”的建設格局,以及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政府推動、財政扶持,社會參與、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有償服務”的發展思路。
各地積極引導當地農民增強産業意識,把民俗文化作為文化資本投入生産,在增加農民收入、地方財力的同時有力反哺了公共文化建設。吉林在全國率先開啟農村文化大院建設。目前,吉林省各地已有各類文化大院6000余家,且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小劇團601個,民間手工藝團隊277個,大小秧歌隊4394個。據統計,2012年,全省農村文化大院共開展活動22.1萬餘次,受眾人數達2100余萬人次。“有陣地還不成,還要加大輸送精神食糧力度。”據介紹,全省70多個藝術表演團體,近幾年已經完成“送戲下鄉”任務1.6萬多場次,今年還要完成4300場的下鄉演出任務,把最好的節目送到鄉村裏邊。
根據規劃,農村文化大院將在2013年末實現全省行政村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確保鄉鎮文化站必須設有多功能廳、圖書室、培訓教室、共享工程活動室和室外活動場地等,達到全面開放、功能完善、有序運行,在農村文化資源分配、活動開展等方面發揮統籌協調作用。
農村文化工作任務要從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向以創新基層服務為主轉變,工作重心要從以硬體建設為主向以內容建設為主轉變。“農村文化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吉林省文化廳廳長林君表示。(記者岳富榮、劉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