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的承諾與守望
——湖北深化“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加強新聞隊伍建設
新華社武漢9月5日電(記者 李鵬翔 李勁峰)“我們是‘打醬油’的新聞碼字工,還是社會進步推動者?”“面對眾聲喧嘩,我們是‘腳踩西瓜皮’,還是理性判斷,激濁揚清?”湖北新聞界發起的“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引發了新聞工作者深深的思考,討論産生的思想衝擊波逐步延伸,引導新聞隊伍自覺踐行群眾路線,激發出新聞後備人才踴躍投身新聞事業的高漲熱情。
不做旁觀者 融入群眾中
電波中,一位小姑娘打進電話對主持人説:“我有一個請求,我想讀書,但我看不見。”雙目失明小女孩的這個簡單請求,打動了湖北之聲《今夜不寂寞》主持人簡然。簡然隨即在節目中向聽眾發出“為盲童錄製有聲讀物”的呼喚,並幫失明聽眾發起公益活動,僅一個多月,就收到志願者音頻上千篇。
伴隨著“我是建設者”大討論的深化,“建設者”不是旁觀者,要主動作為,服務大眾,方可搶佔輿論主陣地、當好時代弄潮兒,已經成為湖北新聞隊伍的從業共識;切實“走轉改”,用真心、真情融入到群眾之中,正成為編輯記者們踐行群眾路線的責任情懷。
春節前夕,湖北經視記者驅車近千公里,跟隨在漢務工人員曾繁榮到來鳳縣大山深處採訪,農民工朋友回家的艱辛觸動了廣大觀眾。“愛心專列”等的關愛農民工行動就此展開。一次次核對車票信息,一張張發放車票……湖北經視工作人員的幫助與愛心,讓農民工兄弟感動不已。
參與此次關愛行動的湖北經視記者鄧海感到格外快樂與自豪。他説,媒體應該心繫民生,傾聽民意,知百姓所需,解百姓所難,“我們要開展更多活動,讓農民工兄弟姐妹、這些城市的建設者融入城市、走進春天!”
武漢大學社會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尚重生説,只有深入群眾生産生活,才能走進群眾內心世界;只有了解百姓生存狀態,才能體會群眾冷暖訴求;只有感受群眾喜怒哀樂,才能把握群眾所思所盼。帶著感情走基層,才能寫出感人的作品。
認識國情社情 領悟新聞真諦
“當下打開電腦,滿眼的負面報道、獵奇新聞,我們不禁要問,這個社會怎麼了?這難道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業嗎?”面對許多新聞學子的迷茫與困惑,為未來的新聞記者打牢“建設者”根基成為時下緊迫任務。
教育大省湖北共有120多所高校,其中在校新聞學子數萬人。為培養和鍛造未來的記者,湖北新聞界有針對性地組織高校新聞專業學生,參與蹲點調研等活動,讓青年學子參與火熱的新聞一線,受到教育和鍛鍊。
5月下旬以來,荊楚大地一些重點項目建設現場中,活躍著一支支特殊的“建設者隊伍”:省直媒體青年記者和高校新聞院係學生分成小組。他們或在鸚鵡洲大橋上攀登橋塔,和工人們一起曬驕陽、淋風雨;或深入田間工廠,探尋經濟發展與企業建設背後的奇跡。
零距離地感悟“我是建設者”的新聞理念,讓很多“準記者”們收穫良多。參加“蹲點基層調研”的湖北大學新聞傳播係研究生李盛説,“這些經歷讓我們抹去了眼高手低、浮躁的習慣,懂得了責任、公信力的重要性,幫助我們更好地領會新聞實踐的真諦所在。”
把握時代脈搏 堅守社會責任
做建設者,是對新聞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對新聞教育的要求。如何讓更多的新聞工作者擔負起“建設者”的責任和使命?“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強烈推動著新聞單位與高校展開對新時期新聞教育教學規律、人才培養目標與方向的思索。
“理論與實踐未能很好地結合,使得新聞教育對人才培養存在著‘短視症’。”湖北大學新聞傳播係教授胡遠珍説,新聞教育不是“自説自話”,不是“想當然”,而是要讓“我是建設者”的新聞理念深入課堂、深入到學生的思想深處。
媒體采編骨幹與高校教師“雙向挂職”、名記者名編輯進校園講課、新聞界與高校合作編寫《新聞案例集》……一系列創新舉措,使新聞教學擺脫傳統的説教。大討論凝結的思想結晶,也正發揮出培養“建設者”塑造根基,涵養水源的功效。
作為湖北省首批高校與媒體雙向挂職人員,湖北日報政治新聞中心副主任樊曉燕站在武漢大學新聞學講臺上的一年經歷,是與學生艱難的互動開始的。但隨著一次次報告會,一堂堂實踐教學課,越來越多同學的提問從質疑到詢問,從接受到用於指導採訪實踐,甚至有人寫下千字感言。
“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在湖北新聞行業內形成的思想衝擊波正在不斷延續、放大。就如在湖北日報實習的大學生曾金秋所言,“只有真真切切投入到絢麗多彩的生活中,你才能實實在在感受到時代跳動的有力脈搏,並與這個沸騰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