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發展改革委官員談內地八成外企原創藥貴于香港原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08日 13時36分   來源:新華社

發改委官員談藥價:內地八成外企原創藥貴于香港
 因香港無關稅增值稅和藥品加成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 周婷玉)“在政府管制範圍內的300多種外企原創藥中,80%的價格確實高於韓國、香港、台灣,但70%低於歐美和日本。”針對最近內地有些藥價比香港貴的熱議,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巡視員郭劍英7日在“2013北大衛生經濟論壇”上如是表示。

    他説:“香港沒有5%的關稅和17%的增值稅,沒有15%的醫院加價,流轉費用也不會達到20%多,加上這些藥價自然會高。”

    郭劍英介紹,根據現行規定,我國藥價管理總的指導思想是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並非所有藥品價格都由政府管,政府管控的只有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藥物和少數具有壟斷性的藥品;新藥上市後,先由企業自主定價,購銷各方根據市場情況確定交易價格,這些藥在銷售兩年後,被證明有療效、核算經濟負擔效益後,才可能進入醫保報銷範圍,這時才會有政府最高零售限價。二是政府管控也只是管藥品最高零售限價,在此基礎上允許企業進行競爭。

    “管控藥品最高零售限價主要目的是防漲,這與建立藥品價格管理體系時面臨的市場環境密切相關,當時藥品價格存在較快上漲局面。”郭劍英説,原本的制度設計是政府進行最高零售限價管控,然後通過市場招標採購形成市場實際的購銷價格。然而現實中,受各種因素影響,尤其是沒有實現價量挂鉤,以致招標成為二次行政限價,與最高限價功能重疊。

    郭劍英認為,隨著相關體制機制變化,特別是醫保體系的全面建立,藥價高與低對患者影響的逐步減弱,藥價完全可以由市場形成,前提是制度設計必須科學。而政府管理藥價的作用點則主要在於對醫保資金使用和支付標準控制,確保醫保資金合理使用、效益最大化。

 
 
 相關鏈結
· 山東省30縣試點取消藥品加成 藥價降低15%
· 北京集中購藥四十億元為患者減負 藥價降幅約三成
· 安徽降低部分消化類藥價 一年可減群眾負擔1億元
· 5月1日起53種消化系統類藥價平均下降17%
· 重慶藥品交易所改革藥品流通體制藥價降近三成
· 北京選取首批基本藥物監測定點醫療機構監測藥價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