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摻金”的調查還有幾分民意“成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10日 19時0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姜琳、陳晨)接到省里民調電話予以“積極評價”,就能持五分鐘電話通信記錄單到當地綜治辦領取300元“誤工補貼”——備受關注的“湖南邵陽發短信求市民‘説好話給補貼’”一事,10日被緊急叫停。當地政府的坦誠態度和及時措施值得肯定,但小小短信折射出地方政府的複雜心態令人深思。

    按照當地綜治辦工作人員的解釋,發放補貼的目的是因為此前調查訪問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六七。如果真是為提高參與度,適當激勵市民也無可厚非。但從短信的內容看,目的顯然不止於此。一位當地領導向記者坦言,有關部門“出此下策”,很大程度由於前幾次全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民意調查中,邵陽排名比較靠後。

    好評從來就不是説出來的,更不是花錢買來的,而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邵陽過去市容環境臟亂差、社會治安混亂等問題確實存在,但最近幾年這些方面確有很大改觀,特別是“兩搶”案件大幅下降,頗受群眾認可。既然本身有紮實的政績,就該有充分自信,要相信百姓會予以公允評價。

    近年來,民意調查被廣泛引入政績考核體系,為推動地方工作起到積極作用,但也引發了一些幹部的“焦慮”並研究“對策”。有的派發“標準答案”“回答須知”,有的派發實物現金“獎勵”,有的由村幹部“承包到戶”,更有甚者讓中小學專門放假一天,以“協助”家長應對電話調查。凡此種種,不僅使民意調查變了味、走了樣,更大大降低了政府公信力、損害政府形象。

    肩負千鈞重,民意貴如金。保障調查客觀準確,維護民意真實表達,政府的決策才有依據和基礎,工作才有落腳點。弄虛作假、變相“收買”群眾給好評,或是粉飾太平、誘導群眾説好話,無異於掩耳盜鈴,只會掩蓋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埋下更大隱患。群眾有意見、有異議很正常,説明群眾有期待、有要求,若群眾對政府調查徹底失去信任,甚至連聲音都懶得發,那才真正可怕。

    民意調查就是一扇展示政府作風的“窗口”。眼下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打開門來傾聽群眾聲音,聽取群眾意見。一些地方應借此機會深刻反思,在各種民意調查中是否真正尊重群眾,民意表達是否受到了權力的干擾。

 
 
 相關鏈結
· 統計局:黨的十七大以來選人用人公信度逐年提高
· 遼寧省社情民意調查專線“12340”正式投入使用
· 遼寧省成立首個官方民意調查機構
· 圖表:12340全國社情民意調查熱線開通
· 12340全國社情民意調查熱線開通 成為溝通新橋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