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江國成)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法蒂·比羅爾10日在北京説,為迅速有效減排溫室氣體,各國應提高終端用能單位能源利用效率,限制新建低效火電站、淘汰老舊低效火電站,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減少甲烷氣體直接排放,加快削減化石燃料補貼。
比羅爾在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與國際能源署聯合主辦的“重新繪製能源氣候路線圖”國際研討會上説,國際能源署日前發佈了一份世界能源展望特別報告——“重新繪製能源氣候路線圖”,首次專門對能源與氣候變化的相關性問題進行獨立研究。這份報告指出,大約三分之二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人類使用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為阻止全球氣候過快變暖,必須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目標。
為確保未來地表平均溫度不超過工業革命前平均溫度2℃,國際能源署報告指出,各國要在2020年前下更大的力氣節能減排。國際社會利用現有技術和資源是完全可以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目標。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要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目標,各國可以利用現有技術促使終端用能部門迅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舉減排的二氧化碳可佔應減少總量的49%。這些耗能終端包括採用節能家電、照明燈具和節能工業馬達。
此外,淘汰舊的低效燃煤發電站,禁止新建新的低效燃煤發電站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佔應減排總量的21%。
比羅爾説,各國石油和天然氣開採行業大量對空排放溫室氣體甲烷。國際社會可利用現有技術手段減排甲烷,減排量可高達全球應減排溫室氣體總量的18%。
國際能源署還建議有關國家加快削減對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補貼,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因此減排溫室氣體可達全球應減排量的12%。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司司長蘇偉高度評價了報告的研究成果。他説,“重繪能源氣候路線圖”,是一份非常及時和有意義的報告,尤其是在今年5月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天文臺觀測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日均值突破400ppm的背景下。這是人類歷史上二氧化碳濃度首次突破這一關口。
美國、歐盟、德國、英國、日本、丹麥、瑞典、巴西、印度等駐華使館的氣候能源政策官員以及中國社科院、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等研究機構的學者也參加了此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