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9月14日電(記者 黨周、陳凱、吳光于)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往西200公里,有一排長達30公里的青楊屹立在茫茫戈壁灘上,仿佛海市蜃樓。它們的背後,是守護這道“綠色城墻”60年的諾木洪農場。
今天的諾木洪,不僅種出了青楊等植物,而且在大戈壁上建起了全國連片種植面積最大、密度最高、産品質量最優的枸杞生産基地,創出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荒漠中的“神果”
1955年,為響應國家開發大西北的號召,一批軍轉幹部從祖國各地來到柴達木盆地,建起了諾木洪農場。
農場工副業大隊隊長董志幹至今保留著父親當年從農場寫給家裏的信——狂風乍起,天昏地暗,風沙吹得人睜不開眼;睡到半夜,帳篷被吹倒掀跑,大家個個成了“土行孫”;到了酷夏,蚊子如團團煙霧,咬得人手臉紅腫,奇癢難熬。為了防蚊,用6尺白紗布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如同白衣大仙下凡,有的人還手執一根牦牛尾巴不停驅趕蚊蟲……
艱苦奮鬥使諾木洪的模樣一點點改變,建場6年後,人們搬掉了4000多個沙包,開墾出6萬多畝農田。
1977年,董志幹也來到農場。他還記得,那年6月,沙地裏的幾棵比自己個頭高的樹上結出了鮮紅的小果子,塞進嘴裏,甜得沁人心脾。
附近的蒙古族老鄉們常常手捧哈達放在樹旁,神情極為恭敬。他們告訴董志幹,這些樹叫枸杞,每一棵都在300歲以上。普通枸杞是灌木,只有一米來高,而諾木洪的這幾棵枸杞經年累月已成了2米多高的喬木,成了當地群眾心目中的“神樹”。
枸杞樹並非真有神力。諾木洪農場地處的柴達木盆地的宗加—巴隆區域是我國天然野生枸杞的主要分佈帶,也是國內面積最大的原始野生枸杞群落。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上充沛的陽光,使枸杞有了胡楊般的生命力。
“惡劣環境下的‘神樹’啟發了農場職工,大夥開始嘗試馴化、培育野生枸杞。”諾木洪農場場長黨永忠説。
人工種植“神果”
1998年,董志幹當上了農場建築大隊的大隊長。此時的諾木洪已經成為一個以種植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為主的農場。每年四五月間風沙最大的時候,常常傳來農田被沙埋的消息。年復一年,人們對冬季翻耕時揚起的塵土已習以為常。
到上世紀末,靠著每畝地裏約400斤小麥的産出,農場要養活3000多個工人已經非常困難。盛極一時的農場一片凋敝,董志幹當時的月工資只有300元,職工離開農場的消息不斷傳來。
孤零零的幾株老枸杞依然頑強地矗立在沙地裏,注視著日漸寥落的土地。雖然從建場之初便開始馴化培育,但因品種提純復壯工作滯後,枸杞品種性狀逐年退化。
2003年,舉步維艱的狀況逼著農場轉型,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向了那幾株飽經風霜的老枸杞。
“它們能活300年,咱種的也能活!”董志幹勸農戶和他一起試種新品種,但幾乎沒有人相信靠這個不起眼的小紅果能致富。他帶頭包下了10畝過去種小麥的地,種下的枸杞在第3年開始挂果,第一次收穫了100多斤,以當年的價格,每畝就比種小麥多賣了800元。到了次年挂果時,枸杞畝産量已達400斤。
大家發現,枸杞不但價格高,還不用翻耕,比過去種糧食省事,於是紛紛加入了董志幹的隊伍。
致富的“神果”
近年來,諾木洪逐步將枸杞生態林建設從原來的6000畝擴大到了7.2萬畝,佔青海全省喬灌木林的45%。同時,農場和當地政府共同打造深加工産業園區,目前已有30家企業入駐。按照規劃,到2015年,諾木洪枸杞林面積將達到10萬畝。
漫步農場,除成片的紅枸杞外,罕見的野生白枸杞、黑枸杞、黃枸杞、紫枸杞也在這裡安家落戶。依靠國家實施重點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諾木洪9.2萬畝國家公益林場區也將這些珍稀野生資源作為重點進行保護。
作為固沙植物的枸杞在諾木洪發揮了巨大的生態效益。目前農場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已從過去的82次減少到50次左右。過去周邊的荒漠寸草不生,近年來已有了綠意。
9月的農場,紅枸杞已經挂上了果。忙碌的農場處處可見來自全國各地的摘果工人。“誰會相信戈壁灘能這麼富?我們趕上好時候了。”來自甘肅臨潭的摘果工馬彪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