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山西打破縣域經濟考評"大鍋飯" 有效激勵轉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17日 18時0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太原9月17日電(記者 于振海 呂夢琦)山西省政府積極創新評價體系,對縣域經濟發展實施分類考評,從而有效激勵縣域經濟轉型發展,推動全省綜改試驗區順利建設。

    數據顯示,山西90%的國土面積、73%的人口都在縣域。但全省119個縣市區中,國家級和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卻只有16個,所佔比重僅為13%;縣均生産總值只有72億元,大大低於全國和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潘雲表示,縣域經濟是山西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山西要想推進綜改實驗區建設,真正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就必須引導縣域經濟實現科學發展。

    為了促進全省縣域經濟形成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新格局,山西省政府打破了縣域經濟發展考評“大鍋飯”,實行分類考核評價的新機制。

    按照區位特點、資源稟賦、發展取向、發展基礎,山西全省96個縣被分為A、B、C三類,23個市轄區單獨劃為一類。其中,A類縣(市)22個,為非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的煤炭大縣(市);B類縣38個,為非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的無煤縣(市)或産煤量較小的縣(市);C類縣36個,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及集中連片特困區內的縣。每類縣(市)、市轄區分別採用不同的指標體系進行考核評價,每三年對縣域分類進行一次調整。每年對每個類別中當年進步最快的縣進行表彰獎勵。

    山西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説,新的考評體系緊扣全省綜改區建設“四大任務”,分為“經濟發展、經濟結構、民生改善、資源環境”四大類,並在指標體系上進行了優化。每項指標所佔的權重不僅根據縣域分類的實際情況有所差別,而且弱化了經濟發展的佔比,更加突出産業轉型、民生改善和資源環境的重要性。全省96個縣中,“經濟發展”的考評權重全部下降為27,而對於民生改善和資源環境的考評權重,A、B類縣達到了53,C類縣達到了55,有效避免了縣域經濟一味追求GDP。

    按照新的分類考評體系,2012年山西縣域經濟發展考核評價的結果發生了巨大變化。右玉、保德、河曲等許多以前不可能進入到考核先進行列的農業縣和貧困縣受到了表彰,而一些曾經長期佔據考核前列的産煤大縣則排名大幅下滑,甚至跌出了先進行列。

    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表示,縣域經濟分類考評體現了不同縣市區的差異,更加科學、公平,所釋放出來的激勵效果也十分明顯,不僅有效避免了縣域發展唯GDP論英雄,也做到了“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對推進全省綜改試驗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鏈結
· 山西:164個活動單位領導領題調研查擺問題
· 山西婦聯發起綠絲帶行動為孩子營造安全成長環境
· 山西探索礦權改革推進煤層氣大規模商業化開發
· 山西:36種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違禁藥物被下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