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9月18日電(記者 郭遠明、郭強)三室兩廳一廚一衛,134平方米,家中組合沙發、平板電視、電腦、空調、冰箱、音箱等傢具家電一應俱全……這就是江西省九江市雲山集團職工王長雲的家。看著眼前這寬敞明亮的新房,很難想象,一年多前,王長雲一家還擠在幾間有40多年曆史的老房子裏。
江西雲山集團創建於1957年,其前身為江西省國營雲山綜合墾殖場。由於歷史原因,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墾區經濟社會發展一直較為落後,職工收入偏低,很多人一直居住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土坯磚木構建的職工宿舍中,條件十分艱苦。
今年49歲的王長雲告訴記者,他原來住的房子就是上世紀70年代建的,早已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裏下小雨。”王長雲説,南方雨水多,尤其是汛期,常有持續強降雨,每到此時,家裏總是很潮濕,讓人極不舒服。但最讓他擔心的還是安全問題,“心一直懸著,生怕房子突然塌了”。
當然,即便天不下雨,生活在那裏也不方便。記者了解到,王長雲家所在的分場地處山區,距離最近的集鎮也有五六公里遠,而且全部是坑坑洼洼的山路,很不好走。“有時候家裏來了客人,想買點菜,就得翻山越嶺,來回要一個多小時。”王長雲無奈地説道。
所幸如今這些都已成為過去。針對職工居住條件普遍較差的狀況,2011年,江西農墾系統啟動危房改造工作,王長雲的老房子成為首批改造對象。
雲山集團黨委書記楊友盛説,當地的危房改造還不是簡單以舊翻新或者就地重建,而是通過整體規劃,把危房改造和城鎮化建設相結合,在人口聚集、區位條件較好的集鎮上規劃建設了幾個危房改造新建點,讓周邊幾公里範圍內的危房改造戶都搬到這裡居住。
王長雲的新家就位於幾個集中新建點之一的軍山惠民新村。記者在這裡看到,小區環境優美,一排排新房錯落有致,而且配套也很齊全,學校、超市、醫療室、休閒廣場等應有盡有,生活十分方便。2012年,王長雲一拿到房子鑰匙,就迫不及待地裝修完搬進新居了。
當然,住到了城鎮上,生産生活肯定也隨之改變。王長雲説,以前他家主要經濟來源靠種田,而一畝田趕上收成好時也才掙四五百塊錢,他家10畝田就是四五千塊錢。“但搬到鎮上後,附近就是工業園,我和妻子兩人在那裏上班,一個月下來就有兩三千元。”
環境好了,收入高了,生活水平自然也就上來了。王長雲説:“現在我們和城裏人一樣,在工廠工作,在集鎮生活,以前做夢都不敢想象的場景如今都成了現實,而且以後我們的生活肯定還會越過越好。”